安徽马鞍山医院排行榜

安徽马鞍山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马鞍山市中医院、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当涂县人民医院、 含山县中医医院、 马鞍山市博望区人民医院、 太和县双浮镇卫生院、 马鞍山肝病医院、 马鞍山皮肤病医院、

【展开】
  • 1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北路45号
    收录医生 124     评价 0         评级 5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58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雨山湖畔,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急救、康复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本市患者就诊量最大、硬件设备最先进、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的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是东南大学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是省内外近十所大、中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是国家卫生部指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之一。

    医院现占地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74万平方米。目前设有40个临床、医技科室;实际开放床位为920张;在岗职工1625人,专业技术人员14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44人;护理人员711人,病房护理人员516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达154人,中级职称人员461人,初级职称人员575人;医学博士、硕士92人,在职研究生112人;医院年门急诊量85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3.8万人次,年手术量1.3万余台次。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加强学术交流和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开展的三新项目50项,获得科研立项64项,各种科技成果奖43项,临床医护人员发表专业论文共292篇,医院开展国家级继教项目6项,省级继教项目10项,市级继教项目46项,院级继教项目96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省级特色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规范化培训住院轮转医师共计176人,接受实习生培养共计891人。与安医大联合举办了三届在职研究生进修班。

    人民医院新门、急诊楼建设项目作为马鞍山市

    重大民生工程,被市人大列为2008年的重点建议案,是2009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该项目包括新建门诊楼、改造急诊楼及门前广场等辅助工程,其中,新门诊楼建筑面积为15300平方米,项目于2009年2月开工,2010年底竣工并投入试运行,急诊楼改造面积为4500平方米,2011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10月竣工。广场改造2700平方米,现已全部投入使用。

    2011年底建成了面积达1500平方米居省内一流建设标准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成功申报成为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正式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已为本市各医疗机构培训各层次医务人员1万1千余人次。

    随着全市民生工程项目之一的医院新门诊、急诊楼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也不断加快,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新门诊大楼内部环境更加整洁、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就诊流程更为合理。

    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了一站式服务、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分层挂号、一人一诊室、“一卡通”和排队叫号系统、自助挂号、缴费和查询服务,极大地改善患者就诊环境,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便捷、快速、高效的诊疗服务。

    与此同时,医院还以“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创建平安医院”等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安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把“厚德精医、仁爱惠民”的服务理念融入贯穿到医院的每项具体工作中去。多次被安徽省卫生厅、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医院”、“十佳单位”、“诚信医院”等荣誉称号。

    2008年初,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全市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内较早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确立了以 “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及“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为核心内容的马鞍山市卫生体制改革。同年6月,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以集团化管理为平台,实施区域内公立医院资源整合”的改革序幕。新组建的市立医疗集团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将不同产权的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集团化的紧密型医疗实体,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行业监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管办分开”。

    市人民医院作为全市最大一所公立医疗机构,近年来,在集团化体制框架下,不断完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以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抓手,以目标考核为手段,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目的,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全院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项业务指标显著改观。

    通过实施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医院绩效改革体系改革,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

    通过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周期,控制了医疗服务成本。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全覆盖,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在全院牢固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2010年,在医院青年卫生志愿者的基础上,以人民医院为主体组建了集团的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获得“安徽省最感动的江淮志愿服务”等多项荣誉,树立了医务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近年来,在集团化的体制框架下、以资源整合为纽带、以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为依托,先后组建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儿童医学中心、药管中心、信息中心等,实现了资源配置最优化、资源共享最大化。

  • 2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马鞍山市湖东北路27号
    收录医生 0     评价 0         评级 5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是由原马钢医院整体改制而成的一所非营利性医院,始建于1938年4月。现有职工1667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58人,硕士生导师3人,正副教授18人,主任医师28人,医学硕士、博士48人,研究生158人。开放床位1200多张,设有临床专业科室35个,医技科室11个。下辖6个院外门诊部,一所分院和一所职业病防治院,是马鞍山市功能齐全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为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医院目前已向全市开放,是马鞍山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定点医院,可为各类医保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的战略,紧跟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推进医院新技术的发展,铸就了一批具有该院特色,享誉省内外的技术品牌。
     

      重点科室心血管内科在医院“强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以科研促学科发展,着力打造精干的专业团队,医疗技术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率先在本市开展了永久起搏器安装等10余项新技术。近年来在心脏介入手术领域发展迅速。年心脏介入手术达1000人次以上,跻身省内同级医院先进行列,两位学科带头人也分别成为省专业学会常委,市心血管病学分会正、副主任委员。其中一人被授予安徽省“第一届江淮名医”称号。
     

      重点学科急诊科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装备精良的急救队伍,以 “一站式的创伤救治模式”在工伤和复合型创伤的治救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成为本地区工伤和大型复合型创伤的救治中心。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市重症医学分会和急诊急救分会正、副主任委员和省专业学会委员。
     

      重点学科肾内科和血液净化中心一直注重以科研带动医疗、护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血液净化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多项技术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两项,部分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科共计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省医学会理事和专业学会常委。市肾脏病分会、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骨科是医院的传统品牌科室,尤其是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手术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已完成显微外科手术5000多例,成功率9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 项,其中《显微外科技术在四肢创伤修复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心胸外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等多项新技术,2006年又在我市率先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普外科1993年即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腔内微创手术在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除普外科以外,泌尿外科、妇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等科室均普遍开展了腔内微创手术。泌尿外科1997年在马鞍山市率先开展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目前科内90%以上的手术实行了腔内微创手术,居省内同级医院先进行列。烧伤整形科是我市唯一的烧伤整形专业科室,多年来,形成了具有医院特色的医疗技术,尤其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的治疗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救治了多例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病人,在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此基础上组建的医学整形美容科,秉承了该科在医学整形方面的技术优势,成为本地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医学美容机构,是马鞍山市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此外,消化内科、眼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专科等多项技术达到省内先进和市内领先水平。
     

      为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医院相继购置了核磁共振仪、多排螺旋CT机、医用高能直线加速器、多种型号的彩超机、数字血管减影机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为医院医疗服务工作提供了设备支持。
     

      目前,医院已完成信息服务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各医生工作站全面实行了电子病历,门诊系统增设了电子导医系统,多种方式开展了专家和相关业务的预约诊疗服务,为早晨空腹抽血的患者免费提供早餐,简化了医疗就诊环节,有效地缓解了排长队的老大难问题,明显改善了院内就诊条件。随着医院新建的住院部4号楼的启用,住院难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住院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院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医院,院内绿树环抱、草坪如茵、路灯明亮、环境幽雅,为病人提供了一处休憩疗养的理想场所。医院先后被评为马鞍山市文明单位,马钢公司文明标兵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

  • 3 马鞍山市中医院
    马鞍山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马鞍山市金家庄区幸福广场西侧
    收录医生 13     评价 0         评级 5

           马鞍山市中医院始建于1978年7月1日,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医院于2013年12月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为“安徽省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国家执业医师资格(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全国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隶属于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

           医院分南院、北院、东院三个院区,并举办桃源、金家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院位于开发区湖西南路3566号,占地面积37.84亩,房屋建筑面积47796.04平方米;北院位于花山区幸福路61号,占地面积7.99亩,房屋建筑面积11965.35平方米;东院位于江东大道中段1358号,房屋建筑面积8348.48平方米。医院合计房屋建筑面积68109.87平方米。

           医院编制床位数48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434张。在岗职工45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53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0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1人、安徽省“江淮名医”1人、安徽省名老中医2人、安徽省名中医3人、马鞍山市“诗城名医”2人。

           医院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安徽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3个、马鞍山市中医重点专科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1个、全国中医“治未病”服务试点单位1个、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骨伤科、康复科、肛肠科、肿瘤科、治未病科、国医堂、妇科、儿科、皮肤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血透室、医疗美容科正在筹建中。

           医院始终坚持“中医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牢记“患者至上、中医为本、品牌立院、诚谨行医”的服务宗旨,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构建和谐医院,为保障马鞍山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 4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马鞍山佳山路446号
    收录医生 31     评价 0         评级 5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市妇幼保健院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74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具妇幼保健、妇产科和儿科专科特色的区域性综合医院,是全市三区三县妇幼保健和优生优育指导中心。

    医院床位数350张,开设妇产科、儿科、内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皮肤科、康复医疗科等20多个专业科室。医院在职职工520人(不含临检),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16人、初级职称24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83.5%;2013年医院年门诊量55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年手术近4000台次;年分娩人数近5000人,占全市70%以上,连续13年位居全市第一。

    医院拥有大中型设备有: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乳腺钼靶仪、超声骨密度、产后康复治疗仪、盆底肌肉治疗仪、电子阴道镜、宫颈液基细胞检测仪、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HC2-HPV检测仪)、电子胃镜、进口宫、腹腔镜系统、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胎儿中央监护系统、NICU全套设备、高档呼吸机、高频电外科系统(妇科工作站),生物物理治疗仪,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等,为临床、保健、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了优良的工作条件。

    医院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现已挂牌国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省妇幼保健培训基地,经省卫生厅批准,已成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皖南分中心、产前筛查中心、产前诊断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听力筛查中心、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妇科培训基地”等,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妇幼保健机构,安徽省**获得杨崇瑞基金表彰的医院。同时荣获全国妇联颁发的巾帼文明岗称号,马鞍山市颁发的“三八红旗集体”和2009—2012年度先进集体称号,并连续五年市立医疗集团“**”单位荣誉称号。

  • 5 当涂县人民医院
    当涂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青莲路与湖东南路交叉口
    收录医生 48     评价 0         评级 5

    当涂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56年8月,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学科及医疗设备较齐全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县域医疗和预防服务、临床教学、技术指导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骨干医院,是全国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之一。

    当涂县人民医院是首批国家级“爱婴医院”,安徽省“复明工程项目”手术定点医院,省级“转岗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院前医疗急救分站”。

    2012年5月,当涂县人民医院被安徽省(原)卫生厅认定为二级甲等医院。

    一、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位于姑孰镇太平府北路288号,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7.15万平米。主体住院楼为15层建筑,面积4.66万平米,感染科病区3705平米,门诊楼1.44万平米。

      医院按照三级医院规模设计和建设,规划床位800张。2013年5月18日整体搬迁。实际开放床位696张,手术室共有包括负压洁净、百级和千级在内的手术间12个,血液净化中心血透机35台。

    2018全年医院门急诊量35万人次;收治住院20923人次;洁净手术部开展住院手术4273台次。

      二、科室设置

      临床病区17个,包括感染科、重症医学科(ICU)、手术麻醉科、产科、儿内科、妇科、消化内科、呼吸(老年医学)科、骨外科、普胸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五官科、内分泌(肾内、风湿免疫)科、肿瘤内科、泌尿外科。

      门急诊临床科室包括120院前急救分站、急诊内外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内外妇儿科、全科医疗科、皮肤性病科、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结核病门诊、体检中心、中医科、康复(针灸、推拿)理疗科、肛肠科、各专科专家门诊等。

      医技科室13个,包括病理科、影像科(普放、CT、MRI、介入放射)、功能检查科(彩超检查、超声碎石、心电图、脑电图、红外乳腺检查、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检查)、内镜中心(胃镜室、肠镜室、支气管镜室、C13呼气试验室)、血库、检验科、药剂科、病案室。其中超声碎石、脑电图、胃肠镜分别归于泌尿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统一管理。

      药剂科下设门诊药房、住院药房、急诊药房、中药房。

      职能科室包括院办、党办、纪委办、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人事科、质控办、总务科、院感办、防保科、信息科、内审科、医保办、绩效办、招采办、医疗设备科等。

      三、人员结构

      2018年底,医院在岗职工711人,卫技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87%。执业(助理)医师207人、注册护士340人。中高级职称245人,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26名,中级职称医护人员202名。本科学历331人、研究生学历10人(硕士3人)。后勤服务全部社会化。

      四、医疗设备

      现有医疗设备600多台,价值超过6000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20余台,包括钬激光碎石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仪、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移动式C型臂X光机、腹腔镜、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迈瑞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全自动组织染色剂、通用型超声内镜图像处理装置等。

      五、开展的临床技术项目

      CT及MRI诊疗、腹腔镜微创手术、鼻内镜和电子喉镜诊疗、前列腺电切术、钬激光腔内碎石术、胸腔镜手术、超声刀和手术吻合器的临床应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血液透析、病理诊断、健康体检、肿瘤化疗、支气管内镜诊疗、消化内(胃肠)镜诊疗项目、床边持续血液净化(CRRT)、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口腔固定正畸、种植牙技术、介入诊疗等。

      普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能独立开展部分四类手术。

      六、医院荣誉

      当涂县首届中国医师节姑孰名医、优秀骨干医师、优秀医务工作者评选活动中,该院李冰、陶智虎、赵宗仙荣获首届姑孰名医。徐海燕、丁爱、陈古福、袁冬林荣获优秀骨干医师,夏永伟、熊荣珍荣获优秀医务工作者。

      七、院党组织介绍

      该院党总支于2018年2月正式升格为党委,目前共由5名成员组成,下设住院、门诊、医技、行政4个党支部。在职党员91人,离退休党员51人,共计142人。其中:住院支部49人、门诊支部30人、行政支部34人、医技支部29人。每个党支部下又划分若干党小组,共划分15个党小组:行政党支部划分2个党小组;住院党支部划分7个党小组;医技党支部划分2个党小组;门诊党支部划分4个党小组。

      当涂县人民医院党委在县卫健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发挥在医院建设、发展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医院中心任务,在党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党员教育、党员学习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和重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医院实际扎实开展 “两学一做”、“党员先锋岗”、党建品牌创建等活动。

  • 6 含山县中医医院
    含山县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梅苑路15号
    收录医生 15     评价 0         评级 5
    含山县中医医院于2010年11月由含山县中医骨伤医院和含山县第二人民医院合并组建成立的,含山县中医医院(东关骨科医院)始建于1958年,医院以骨伤科为品牌,外科微创治疗胆结石、肾结石为特色、中医康复为基础的综合性省二甲中医医院(2013年8月份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 医院占地15亩,医疗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全院设置病床200张。设有骨伤科、康复科、外科、妇产科、内科、肛肠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9个主要临床科室;放射科、B超心电图室、检验科3个医技科室。在岗职工256人,其中卫技人员233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5人。城南新院区总投资约1.3亿元,占地45亩,总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新院区门诊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已于2016年初封顶,现正在进行内部装设和设备招标,预计2017年底投入使用。 先进的医学设备 医院现在拥有设备:美国GE全身螺旋CT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1台、DR1台、CR1台、C型臂X射线影像系统3套、关节镜1台、腹腔镜1台、钬激光治疗机1台、耳鼻喉综合治疗台1台、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各1台、进口麻醉机3台、彩色B超机2台、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一大批国内外高精尖医疗设备、仪器和先进设施。 精湛的医疗技术 医院现拥有二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康复科。“东关骨科”(骨伤科)商标为含山县地方**、马鞍山市知名商标。各科室在发挥中医特色外,还积极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提高核心竞争力。如肛肠科“PPH植入术、TST术”;骨伤科“全髋、半髋、股骨头置换术”、“脊柱骨折复位RF内固定术”、“骨关节镜微创技术”、“祖传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康复科是安徽省中医管理局“十二五”的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集推拿、针灸、理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每年门诊近万人次,住院近千人次。开展中医治疗项目30余种。科室设有门诊、住院两大部分,门诊有三间中医综合治疗室,住院病区开放床位22张,每年非药物治疗人次占全院门诊人次10%以上,中医特色明显,疗效显著。 浓厚的中医特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注重生活生活质量的改善,医院本着服务人民的态度,将“三伏贴”、“膏方”、“国医堂”作为特色品牌着力打造。“三伏贴”,又被称为“冬病夏治——中医的‘绿色免疫增强剂’”,为我国传统中医院疗法中的特色疗法,该法针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又是一年冬来到,“膏方”的进补正当时。膏方一人一方更是有针对性,比之市售“千人一方”的保健品有很大的不同,深得含山广大群众的喜爱。“国医堂”始终坚持传统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法,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16年初至今共接待8000人次,共计234万元收入。通过传统诊疗方法,国医堂重在扩大社会影响为宗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面向基层,努力为患者提高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的卫生人才 医院本着人才强院的战略思想,以职工继续教育为主体,形成了本科实习、继续教育、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中医临床人才研修、西学中班等多彩纷呈的人才培养体系。每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海、南京、合肥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选派中医技术骨干参加省内外中医诊疗技术培训学习,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医药专科人才,其中研究生5名。承办省、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和院内学术活动。近年来全院共有20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喻典平同志荣获安徽省基层江淮名中医称号。 丰富的职工活动 为充实广大职工干部的业余生活,使医护人员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含山县中医医院举办了各类多彩的活动。同时,中医院还开展了全院护理操作技能大赛,旨在丰富职工干部生活的同时,加强全院的技能水平。 永不放弃的精神 2016年7月,含山县遭遇特大暴雨,而含山县中医医院也没法幸免于难,属于含城内涝最严重地段之一。不断上涨的积水,造成交通中断,但这并不能影响我们众志成城抗击洪水,保卫我们的家园。全院医护人员在抚慰本院患者的同时,还将爱心播撒到受灾较严重的灾区,给他们送去温暖,共度难关。
  • 7 马鞍山市博望区人民医院
    马鞍山市博望区人民医院
    二级 医保 综合医院
    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新城路东段
    收录医生 12     评价 0         评级 5

    博望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80年,于2010年9月完成整体迁址,2012年挂牌成立博望区人民医院,2016年8月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合作,挂牌成立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博望分院。该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占地约25.8亩,建筑面积6705.8平方米。医院开设门诊部、住院部和医技科室,设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中医科、中医康复理疗科、急诊科、职业卫生科、手术室、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等科室。

    医院职工现有144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78人。分院成立以来增加人员38人,其中医生8人,护士26人,非卫生专业技术4人。

    医院开设床位100张,主要医疗设备有西门子16排螺旋CT、DR、彩色/黑白B超、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压血氧脉搏监护仪、麻醉机等仪器,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该院始终秉承“诚信,求实,创新,奉献”的医院精神,且始终坚持“一切以病患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不断为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 8 太和县双浮镇卫生院
    太和县双浮镇卫生院
    一级 医保 综合医院
    安徽省太和县双浮镇双浮集
    收录医生 2     评价 0         评级 5
    太和县双浮镇卫生院(太和县人民医院双浮分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在岗职工46名。我院开设门诊部和住院部,有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骨科、 五官科、康复理疗科、中医内科、医技科等。开放病床30余张。卫生院辖区内共有11 个村卫生室。2016年加入医共体,2018年正式挂牌太和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更名为太和县人民医院双浮分院。在太和县卫建委和太和县人民医院总院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医院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获得一致好评。
  • 9 马鞍山肝病医院
    马鞍山肝病医院
    其他 医保 综合医院
    马鞍山肝病医院 马鞍山肝病专科医院 马鞍山肝病
    收录医生 1     评价 0         评级 5

    马鞍山肝病医院是经河北省卫生厅马鞍山市卫生局批准执业的首家集肝病治疗肝病研究特色制药为体的专科医院是所权威性规范化的特色的专业防治机构是西南地区唯家治疗肝病的专科医院 我院的宗旨是:以科学的态度忠诚的爱心全心全意服务于广大民众我院的口号是:呵护千万家庭关注民众健康。 我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管理模式秉承汉技术流管理流服务为云南肝病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是本院的特色以西医诊断指标为依据以中医理论为依托以自组的中药方剂灵活运用西药和新特药剂是我们的治疗特色治疗保健预防肝病结合是马鞍山肝病医院对社会对患者的新奉献 本院设有肝病科中医科内科检验科中西药房制剂室B超X光心电图等科室各科下面还设有各种专科本院有国内先进的检测手段可以准确地对肝病进行诊断和对疗效的判断本院的治疗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治疗特色 诊疗科目:肝炎(大小阳)肝硬化肝腹水脂肪肝酒精肝等 自年月建院以来我院先后投入巨资建立了肝病研究所和制剂室特别是制剂室已达到国家GMP标准本院自制的大系列品(多个品种)结合国内外新抗病毒生物制剂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使患者早日康复 我院拥有批献身肝病事业获得医学高等学位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素质肝病医生并且常年聘请省内著名肝病专家来医院会诊或坐诊。

  • 10 马鞍山皮肤病医院
    马鞍山皮肤病医院
    其他 医保 综合医院
    马鞍山皮肤病医院 马鞍山皮肤病专科医院 马鞍山皮肤病
    收录医生 1     评价 0         评级 5

    马鞍山皮肤病医院,是一所集防治、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专科医院。占地30余亩,业务用房15000余平方米,现有职工13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0%,其中高级技术职称者45人,博、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30名,8人次在国外学习工作一年以上,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河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留学回国创业先进个人、中国皮肤科医师杰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首届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奖获得者、河北省十佳医师等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目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合作博士培养单位,卫生部指定的性病艾滋病监测点和河北省卫生厅确定的全省性病防治中心,河北省科技厅认定的河北省性病诊断治疗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艾滋病研究中心,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皮肤性病防治研究”泰山学者岗位和河北省“皮肤性病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皮肤性病学”临床医学中心等服务资质、平台。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诚信服务”的办院宗旨,实施“行业领先”和“顾客亲密”发展战略,通过持续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临床诊疗服务水平,医疗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现代化研究所提供科研支撑的省属三级皮肤病专科医院。医院设有皮肤科、性病科、激光美容科、皮肤外科、检验科、病理科、皮肤影像科和银屑病治疗中心等临床科室,编制床位100张。根据皮肤科临床发展需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诊疗以及实验设备150余台件,设备资产近3000万元。长期以来对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自身免疫性大疱病、银屑病及其他危重皮肤病的诊疗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各类皮肤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年门诊量17万余人次,收住院病人1000余例。 近年来,所院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麻风性病防治,皮肤性病诊疗的”的历史使命,确立了“防治经费充足、防治队伍稳定、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和“全省及周边省份皮肤科同行转诊中心,打造研究型医院”的愿景目标,贯彻落实“行业领先型”和“顾客亲密型”发展战略,积极倡导“诚信、守纪、合作、创新、奉献”的价值观,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着力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所院各项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防疫防治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示范单位、“全省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医院管理和医政管理先进集体”、“省直机关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省卫生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专家推荐

  • 北京协和医院

    陈民钧

    擅长: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陈民钧,女,临床检验研究员,教授(已退休),1933年出生,长沙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

  • 北京协和医院

    朱珠 药师

    擅长: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

  • 北京协和医院

    陆相云 主管护师

    擅长: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主管护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护士长,ICU专科护士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亚洲男科协会护

  • 北京协和医院

    茅枫 副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简历: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

  • 北京协和医院

    关竞红 主治医师

    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

    关竞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