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医院排行榜

安徽合肥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 安徽省肿瘤医院、 安徽省中医院、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展开】
  •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收录医生 445     评价 0     [复旦排名]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第75名     评级 5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学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为安徽省紧急医疗救治基地。医院前身为上海东南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创办于1926年。1949年内迁至安徽怀远县,1952年迁至合肥市。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连续四年入围中国最佳医院80强排行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4年度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上名列第46位,位居安徽省首位。

    目前,医院开放床位2825张,设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19个,临床教研室26个。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超12万人次,年手术4.45万台次,年教学工作量约1.7万学时,年接收实习生、进修医生1000余人。

    医院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科学和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点覆盖所有的临床科室。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5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医院拥有“疑难重症皮肤病协同创新中心”、“神经精神疾病与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平台,学科综合实力位列全球前1%。

    医院拥有博士生导师51人,副高职称以上专家700余人,博士和在读博士200余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20人,担任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团体负责人60多人,有6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人入选安徽省首批“外专百人计划”,一人获 “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省厅以上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100余人,首届“江淮名医”15人,人才实力位居安徽省医疗机构第一。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银屑病的遗传学研究和红斑狼疮基因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种异体肝脏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异体干细胞移植、异体肾脏移植、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脑血管介入治疗、胸腔镜和腹腔镜微创手术、辅助生殖技术、小儿脑瘫治疗等专业技术水平处国内先进水平。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微粒皮移植、眼角膜移植、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省内领先地位。目前,医院拥有安徽省首台手术机器人、PET-CT、3.0磁共振、宝石能谱CT、复合手术室、3D腹腔镜等先进诊疗设备,医疗技术整体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医院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医院是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卫计委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培训基地、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等。临床医学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省级教学团队2个,4人获安徽省教育名师奖。医院每年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60余项,每年培训近万人,为基层医院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医院充分发挥国家卫计委远程医学会诊系统项目,与16个偏远县医院实现互联互通,方便基层群众共享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近年来,医院承担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5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连续两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安徽省科技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数十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3余篇,主编和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0余部。

    医院主办5种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肝胆外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临床眼科杂志》、《临床护理杂志》、《临床肺科杂志》。医院与美国、荷兰、德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

    医院近年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援外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 2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17号
    收录医生 355     评价 0         评级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前身为合肥基督医院,始建于1898年,历经风雨洗礼,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双重管理。

    医院由总院(院本部)、南区(安徽省脑科医院和安徽省心血管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和微创医学中心组成,正在建设老年医学康复中心和北城医院。目前总占地面积(含规划面积)1158亩,总建成面积68.65万平方米,总在建面积(不含规划建筑面积)51.43万平方米。总编制床位2200张,开放床位5450张,设有61个临床医技科室。2017年门急诊总量368.4万人次,出院19.35万人次,手术8.8万台次。在安徽省2017年省属公立三甲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督查中排名第一。2009年始组建“区域医疗中心协同医疗战略网”,迄今已与省内外69家县市医院建立战略协同关系。全面托管颍上县、长丰县人民医院建立省县医疗共同体,托管包河区望湖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医疗共同体。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634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690人,包括高级职称788人、博士231人。全职引进欧洲移植协会主席Nashan教授,共有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务院及省政府津贴专家108人次,安徽省“百人计划”和“外专百人计划”各1人,“江淮名医”34人次、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6人及后备人选31人,安徽省卫生系统青年领军人才25人,一级主任医师24人,特聘专家15人(其中“千人计划”人选4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17个及培育专科9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5支;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临床医学院;是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点、山东大学安徽省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教学医院、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转化研究中心与教学基地、合肥工业大学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共建基地,河南新乡医学院硕士生联合教学基地。有硕士和博士生带教点53个,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245人。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34个,首批全国神经外科、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安徽省首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徽省首批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首家脑胶质瘤诊疗中心、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基地。具备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资质和风湿、内分泌、呼吸、中医肿瘤等15个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着力实施“科研攀登计划”,以医药卫生领域前沿技术和重大疾病为主题,加大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着力打造临床研究中心,建立生物样本库、转化医学平台和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现有省级研究所3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心”和“脑资源与脑疾病联合研究中心”。近十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9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项;87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和登记,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8项,其中一等奖2项;合计发表科技论文8094篇,其中SCI论文603篇;主编专著10余部;主办《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临床输血与检验》、《实用防盲技术》等专业杂志。

    医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重点扶持移植技术、微创技术、介入技术、危急重症救治技术、细胞移植和治疗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多个学科篷勃开展。引进世界顶尖肿瘤放疗设备TOMO。急危重症救治、活体肾移植、胰胆管镜技术,妇产科微创技术,老年病学科营养肿瘤研究处于省内一流地位。颅内动脉支架取栓术日臻成熟,脑血管介入治疗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癫痫及帕金森氏病外科治疗等功能神经外科保持全国领先。心血管内科CRT技术例数自2011年至今连续位列全国第一。亲属间跨血型活体肾移植位居全国第一,活体肾移植位居全国第三、肺移植位居全国第九。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南区位列全国脑血管病百强医院37位、安徽首位。医院入围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2项,每项最多获国家资金扶持1.5亿元。

    经过全院职工辛勤努力,医院发展硕果累累。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全国2010改革创新医院”、“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70余项集体荣誉,100多人次获“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2017年8月正式揭牌全国首家智慧医院—“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2017年12月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揭开了医院发展的新纪元。

  • 3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收录医生 91     评价 0         评级 5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非营利性、三级甲等规模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于2008年开诊,2013年率先在安徽省按照原卫生部部颁标准通过国家三级医院等级评审。2017年初,医院以高分通过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评审,成为安徽省首家获得JCI认证、全国第十家以学术型医学中心医院通过JCI评审的大型公立医院。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了“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因在医疗服务创新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被国家卫计委评为“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成为安徽省**获此殊荣的省级三甲医院。

           医院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政务文化新区交汇处,占地190.68亩,总建筑面积281668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2200余张。院内以连廊及科学的流线设计将医用、人流、物流科学分开,配以现代医用净化空调、全面集成数字化信息系统、完善的生活休闲服务设施和大面积休闲绿地,共同构筑了一座花园式、人性化的大型医院。随着医院的稳健发展,门急诊、住院人数等业务指标迅速攀升。

           医院坚持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战略,实行积极引进和培养使用相结合的方针,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强、潜力大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队伍。截至2018年10月,医院在岗2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80余人,博士学历121人,硕士学历632人,博士生导师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家卫生计生突贡中青年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4人,“江淮名医”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皖江学者2人,省卫生系统青年领军人才9人。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委及副主委118人。

           医院学科齐全,综合诊疗水平高,目前共开设了30余个临床科室和10余个医技科室,有肿瘤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儿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为挖掘内在潜力,重点培育发展,着力实施“建名科、树名医”战略,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2015年确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肾脏内科、康复运动医学科、骨科、泌尿外科、检验科、眼科和放射科8个院级重点发展专科。医院以这些重点学科为依托,整合资源,协调发展,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科建设方向。

           在科研工作方面,医院进一步明确质量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道路。医院拥有规范化的中心实验室和标本库,为临床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在医院决策层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以及科研工作人员的带动下,医院共有4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860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379篇、**影响因子高达36.37分,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02篇。

           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直属附属教学医院,医院教学师资充足,设施齐全,建有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临床教学技能培训中心和教研室用房,是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办国家级继教项目121项,省级继教项目114项,参加总人数超36000人次,承担大学理论课26654学时,接收实习生3133人次,毕业各类研究生544人,招录国家补助规培医师540人。医院注重医学生基本技能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2016年代表安徽医科大学获得第八届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 4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和平路246号
    收录医生 41     评价 0         评级 5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南第十兵站医院,经过数代二院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00多亩、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拥有两个院区和一个急救医学中心、1600张床位,职工2000余人,开放床位1600张,配备1.5T、3.0T核磁共振仪、64排CT机、大型C臂DSA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系列纤维内窥镜、新型高压氧仓、钬激光、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进口人工心肺机等10万元以上先进仪器近200多台,设有66个临床医技科室和治疗中心,其中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七个市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医院多次获得“国家爱婴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三级甲等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省市诚信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医院的技术力量和科研水平节节攀升。

    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制定配套奖励制度、落实经费保障、促进科研发展,近20年来,共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近40项,主编、参编医学专著4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内分泌科开展的“基于社区的糖尿病中医药干预及推广应用研究”获批2011年度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实现了医院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

  • 5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316号
    收录医生 36     评价 0         评级 5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合肥市精神病医院)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316号,地处人文荟萃的蜀山区,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学府环绕周边。医院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建院于1953年,前身为安徽省立精神病医院。

            1992年,经安徽省卫生厅批准,医院增设“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承担全省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教学、科研等工作,担负指导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任。1996年经安徽省卫生厅批准为三级精神专科医院。2002年,成为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临床学院。2017年,医院成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专业质控中心,牵头成立安徽省第一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和安徽省精神医学科研联盟。医院同时系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分会精神病学分会挂靠单位、安徽省护理学会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安徽省戒毒康复研究会副主委单位、安徽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单位、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精神科)、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人员注册系统安徽督导点等;合肥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合肥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合肥市睡眠医学研究中心、合肥市酒精成瘾医学研究中心挂靠我院。

            医院是合肥市卫计委管属的三级精神专科医院。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司法鉴定、心理咨询、指导基层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立精神专科医院。现有职工800余人,年门诊量20多万。医院分为门诊综合楼、科教楼、精神卫生楼、心理保健中心、心理康复楼和后勤保障楼六个区域,总床位数达到1280张。

            目前医院开设16个临床病区,其中封闭式管理病区9个,设有物质依赖科、早期干预科、情感障碍科等亚专科,主要收治各种重性精神障碍、酒精药物依赖、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等患者;开放式管理病区7个,设有老年心理科(2个病区)、儿童青少年心理科(2个病区)、神经症科(2个病区)、睡眠障碍科等亚专科。医院门诊开放诊室近20个,包括精神科门诊、老年心理门诊、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睡眠障碍门诊、焦虑抑郁障碍门诊、物质依赖门诊、早期干预门诊、情感障碍门诊等特色门诊,并单独设置急诊。

            医院精神科是安徽省“十三五”优先发展的医学重点专科,神经症科、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睡眠障碍科是合肥市第五周期临床医学重点专科,老年心理科、情感障碍科是合肥市第五周期临床医学特色专科。医院建有重性精神疾病研究室、临床药理研究室、基因检测实验室、认知心理研究室、酒精成瘾医学研究中心、睡眠医学研究中心等。

            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开展心理咨询、各类心理测量和精神分析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生物反馈治疗、音乐治疗、沙盘治疗等多种心理治疗。

            医院司法鉴定科是全省**的精神医学司法鉴定中心,也是省城**具有精神、智能方面司法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现有执业司法鉴定人资质人员24名,年鉴定案例数约1500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法院采信率达100%。

            近年来,医院在“开放、包容、奉献、创新”的管理理念指导下,以新思维引领精神专科医院管理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新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医疗管理、科研创新、服务质量、就诊环境、院容院貌、硬件设施、信息化建设、对外交流、文化建设等全面提升,医院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在全国学术平台上频频展示风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15-2017年,医院连续三年荣登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排行榜区域专科声誉榜榜单,位居华东区前五。

  • 6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合肥市长丰路78号
    收录医生 11     评价 0         评级 5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部队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前身为解放军696野战医院,组建于1962年7月,先后驻防过浙江丽水、江苏阜宁、安徽巢湖,1982年改编为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同年从巢湖搬至合肥。1998年被武警部队评为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曾出色完成东南沿海备战、唐山抗震救灾、对越自卫反击战、抗洪抢险、处置突发事件等急、难、险、重任务。 医院分南北两区,北区位于合肥市长丰路78号;南区成立于2004年,驻合肥市金寨路276号(稻香楼宾馆对面),南北两区共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医院设置临床一级专业科室16个,二级专业科室19个,医技科室16个,展开床位1000张。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是武警后勤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和安徽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独立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高校博士后课题、武警部队及安徽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十余项。省、市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省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 医院集合了全国武警部队腹腔镜外科、肾脏病治疗、麻醉与疼痛三个医学专科中心;安徽省卫生厅重点专科普外科、特色专科泌尿外科和肾内科、重点培育专科心胸外科和康复医学科。微创技术是医院的特色项目,自1992开展安徽省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今已经累计开展各类腔镜手术15万余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功能设施齐全的ICU面积达1500平方米,为全省规模最大。医院拥有武警部队和安徽省内最大的高压氧舱,3.0T磁共振、128排螺旋CT、PET-CT、进口腹腔镜、数字化胃肠机、数字化X线机〔DR〕、数字减影机〔DSA〕、椎间盘镜、呼吸机、腹部和心脏彩色B超、四维彩色B超、消化内镜、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胆道镜、关节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超声刀、手术能量平台、超导凝固刀、前列腺气化电切仪、气压弹道碎石机、钬激光、人工肾机、多功能麻醉机、直线加速器等大、中型医疗仪器设备1000余台〔套〕,总价值近2亿元。 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市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国家级爱婴医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全军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军和安徽省医学会“十一五”先进医院,抗击“非典”先进单位。

  • 7 安徽省肿瘤医院
    安徽省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环湖东路107号
    收录医生 259     评价 0         评级 5

    安徽省肿瘤医院是安徽省**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2003年在安徽康复医院基础上改建而成,已与安徽省立医院实行“人、财、物、信息、管理” 五个统一,资源共享,集团化发展。故又名安徽省立医院西区。

    医院位于合肥市蜀山区西二环路,紧邻合肥植物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920张。现有职工99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00人。正高31人,副高51人,中级 166人;博士17人,硕士165人,本科428人,专科416人;博导2人、硕导19人。

    医院设有腹部肿瘤外科、骨及软组织肿瘤科、血液肿瘤科、呼吸肿瘤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头颈肿瘤外科、胸部肿瘤外科、肿瘤介入科、乳腺肿瘤外科、妇瘤科、泌尿肿瘤外科、中医肿瘤科、儿童血液科、综合外科、肿瘤康复科、ICU、麻醉科、急诊科、日间放化疗科、手术室、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药剂科、功能检查科(含超声、心电图、肺功能等)、内镜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30个临床医技科室, 有11间数字化手术室,4间洁净病房,设有14张床位的现代化ICU病房。开设头颈放疗、肿瘤营养与代谢、淋巴瘤、儿童血液、甲乳外科、骨软组织瘤外科、妇瘤外科、胃肠外科等24个亚专科和21个病区。

    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29 台套,十万元以上 131台套,百万元以上 20 台套。有美国瓦里安公司生产的容积旋转调强直线加速器、直线加速器CX、GE公司3.0T核磁共振、GE宝石能谱CT、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800mA数字胃肠机、钼靶X光机、医用诊断X射线系统、彩超、SPECT、全自动免疫组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基因测序仪、流式细胞仪、全套电子内镜、头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系统等大型设备。

    医院有省级重点培育专科2个。近几年重点发展了肿瘤放疗、化疗、肿瘤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科室,已逐步形成以肿瘤和肿瘤疾病相关的专业集群。头颈肿瘤外科、胸部肿瘤外科、乳腺疾病诊治中心、腹部肿瘤外科、妇瘤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中医肿瘤科、儿童血液病科是我院特色专科。组建了甲状腺、乳腺、淋巴瘤、肺癌、胃癌、宫颈癌6个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实行首席专家制,开展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开设急诊科和120接诊点,门诊实行无假日预约诊疗和日间放化疗服务。

    医院建有“肿瘤表观遗传学实验室、分子诊断实验室、肿瘤重大疾病标本库”,进行肿瘤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开展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是山东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点,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河南新乡医学院等医学院校教学基地。是国家卫计委确定的安徽省宫颈癌、乳腺癌防控培训基地,承担着全省“两癌”检查项目的督导、质控和培训任务。正在实施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重大民生工程项目。

    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为肿瘤患者提供常规手术、放疗、化疗及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的引进,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除开展各项常规肿瘤诊疗项目外,还为患者施行干细胞移植、肿瘤微创治疗(胸、腹、泌尿、妇科等)、粒子植入、精确放疗、肿瘤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等高新诊疗技术服务。

    医院6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对原住院楼、门诊部全面装修改造,附属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基本配套。16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启动,到2020年将实现开放床位1500张,建成一个基础设施配套,医学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医教研功能完善,对肿瘤疾病的诊治技术、医疗设备、教学科研及康复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肿瘤医院,承担起全省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教学、康复、防治工作任务。

    肿瘤防治咨询热线65327666、65327777。

  • 8 安徽省中医院
    安徽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中国·安徽.·合肥市梅山路117号
    收录医生 125     评价 0         评级 5

           华佗故里,新安江畔。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安徽省规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全省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医药临床人才的摇篮,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建设单位、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我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创建于1959年,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100张,固定资产8.25亿元,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3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75余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20人,国医大师2人、首届全国名中医2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人,全国**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14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6人,安徽省江淮名医20人,安徽省国医名师9人,安徽省名中医34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人,省教育厅、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7人,医院名老中医和特色专家15人,医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7人,拥有临床科室49个,医技科室12个,临床教研室18个。拥有特需诊疗服务中心(国际医疗部)、传统疗法中心、治未病中心和名医堂等多个诊疗服务中心;拥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安徽省重点专科18个,院内重点专病10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重点研究室1个,9个临床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医大师工作室2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3个、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27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

           医院拥有先进的美国GE (Discovery MR750)3.0T超导磁共振机、荷兰飞利浦(Ingenia) 1.5T超导型磁共振机、德国西门子 64排128层多排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多功能数字化胃肠机(Luminos Select)、美国GE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美国GE乳腺X射线机、荷兰飞利浦大平板DSA血管造影X线系统(UNIQ Clarity FD20)、美国GE高档实时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OLUSON E10)、美国飞利浦心脏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IEELITE)、高清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系统、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数字化全高清腹腔镜系统、数字化高清电子内窥镜系统、血液透析机、高压氧舱等医疗设备。重点学科实验室设有基因诊断免疫学、高效液相、药理学、血液流变学、动物行为学测定等研究室,配备有PCR基因扩增仪、高效液相分析仪等实验设备。

           医院实施“科教兴院”战略。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研究课题500余项,科研经费9000多万元,主编或参编专著60余部,年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年开展“三新”项目80余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年承担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18000余学时。

           医院自筹1200万元兴建的制剂中心,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约660平方米,是按照国家GMP标准建设的专业化制剂中心。中心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洁净区净化级别达10万级。能够生产糖浆剂、胶囊剂、颗粒剂、洗剂等11种剂型,已取得近50余种制剂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许可证。

           医院环境优美,布局精巧独特,是一座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花园式医院,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亭榭楼台,雕塑林立;鲜花争奇斗艳,绿草青青如画,具有浓郁的中医氛围,中医文化底蕴丰厚。

           医院先后荣获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首批被命名为省级“诚信医院”,三次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且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医院改革创新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系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十大中医药民族品牌医院等荣誉称号。

  • 9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合肥市桐城路益民街15号
    收录医生 42     评价 0         评级 5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担负着安徽省内妇科疾病诊治、高危妊娠处理、助产分娩、辅助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妇幼保健、新生儿疾病治疗、乳腺病诊治等医疗保健的重要任务。

           目前医院拥有本部、东区(合肥市儿童医院)、西区(国际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南区(滨湖院区)、临泉分院五个院区,五个院区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各院区建成后我院将成为体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妇幼保健院。现有在岗职工1300多名,目前实际开放床位1450张。

           医院以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省内外,以精益求精的技术和全面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孕产妇和患者信赖。2017年全年全院门急诊量突破120万人次,分娩量达3万人次。

           2010年医院成为全省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14年由我院牵头成立了“安徽省妇幼保健医疗联合体”,现有成员单位80多家医疗机构;2015年成为“安徽省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2016年挂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医院拥有八大中心: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安徽),安徽省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合肥市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合肥市妇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合肥市产前诊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安徽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合肥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合肥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四大机构:第一批开展无创DNA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机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示范医疗机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两大联盟:安徽省妇幼保健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全国“互联网+妇幼健康”联盟。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医院多次荣获省部级、市级科研成果奖;中医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产科、医学检验科被评为是“安徽省十三五”医疗卫生重点专科;不孕不育症科列入“十二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新生儿科、医学超声科、妇科、生殖科、小儿外科是合肥市医学重点专科。经国家卫计委、省卫计委批准,我院成立“生殖医学中心”和“产前诊断中心”,成为“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妇科培训基地”、“安徽省助产培训基地”、“全国产科麻醉培训基地”、“国家级首批妇产科及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我院是安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妇产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儿科学等四个学科的硕士培养点。

           医院先后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与华大基因合作完成临床检测联合实验室及国家基因库安徽分库的筹建工作。

           医院始终坚守“团结、开拓、敬业、奉献”的院训,实行精细化、专业化、数字化管理,以“大专科强综合,以综合促专科”为特点,努力打造成为省内一流、华东先进、全国知名的现代化医院。

  • 10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316号
    收录医生 46     评价 0         评级 5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建院于1953年,前身为安徽省立精神病医院,承担全省精神、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教学、科研、司法鉴定等工作,担负指导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任。

    医院是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安徽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安徽省第一精神卫生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安徽省精神医学科研联盟牵头单位,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安徽省护理学会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安徽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精神科)等,同时也是安徽省戒毒康复研究会、合肥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合肥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合肥市睡眠医学中心、合肥市酒精成瘾医学中心的挂靠单位、安徽省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及合肥市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

    医院编制床位1280张,年门诊量约30万人次,收治的外埠患者占48%,覆盖全国22个省市。医院开设19个临床病区,多个亚专科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其中精神科是安徽省“十三五”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神经症科、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睡眠障碍科是合肥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老年心理科、情感障碍科是合肥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

    医院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和省内知名的专家学者,高级职称人数68人,硕士生导师12人,“江淮名医”2名、安徽省省级领军人才1名、“名医工作室”领衔人3名,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1人,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1人,合肥市政府津贴获得者1名。目前在全国和全省专业协会任职近50项,其中副主委、常务理事级别的10多位。

    近年来,医院秉承“人道、博爱、求精、务实”的院训,在“质量立院、科教兴院”的理念指导下,不断创新管理举措、夯实医疗质量、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服务品质,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新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在全国学术平台上频频展示风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近三年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34篇。

    2014年以来,医院连续5年荣登国内权威排行榜——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位列华东区域前五,并获得“全国心理危机干预先进集体” “全国心理健康宣教**单位”“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先进单位”等荣誉。2018年底,医院被选为全国148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之一,安徽省仅5家医院,也是合肥市**入选的医院。

专家推荐

  • 北京协和医院

    陈民钧

    擅长: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陈民钧,女,临床检验研究员,教授(已退休),1933年出生,长沙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

  • 北京协和医院

    朱珠 药师

    擅长: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

  • 北京协和医院

    陆相云 主管护师

    擅长: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主管护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护士长,ICU专科护士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亚洲男科协会护

  • 北京协和医院

    茅枫 副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简历: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

  • 北京协和医院

    关竞红 主治医师

    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

    关竞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