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院排行榜

湖南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儿童医院、 湖南省胸科医院、 长沙市传染病医院、 湖南省马王堆疗养院、 岳阳市中医院、

【展开】
  • 1 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路283号
    收录医生 295     评价 0         评级 5

    湖南省肿瘤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位于湘江之滨,长沙市岳麓山西北、西湖文化公园咸嘉湖畔,占地10.12万平方米,建筑用房面积14.06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约12.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44亿元,设立临床医技科室58个,职能后勤科室20个,带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13个。医院始建于1972年,1994年成为省属医院中首家通过三甲评审的医院,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2012年挂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与全球顶尖癌症治疗机构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结为姊妹医院,2017年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进入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全国百家医院行列。2020年肿瘤防治综合楼项目立项,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医院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博爱、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同心同德兴医院,全心全意为病人”的院训。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省癌症医学中心、省肿瘤防治研究所、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省抗癌协会、湖南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肿瘤药学》杂志均挂靠本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全省肿瘤防治研究中心。

    一、医教研发展

      医院现有编制床位1300 张,规划床位1490 张,实际开放床位2000 余张。2020年,医院门诊人次556225,同比增长7.76%;住院人次128396,同比增长9.19%;手术台次24170人次,同比下降6.82%;患者平均住院日8天,同比缩短8.05%;门诊患者次均费用631.68元,同比上升4.05%;住院患者次均费用17831.58元,同比下降14.74%。

      医院按病种建立16 个治疗中心,十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的住院病例五年生存率达到或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肿瘤整形外科国内领先,淋巴水肿护理与国际接轨,妇科肿瘤国内先进,安宁疗护、患者全流程管理引领全国,肿瘤放射治疗省内领先,中医肿瘤和肿瘤专科护理在省内已成为优势学科,设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拥有全国和省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各1名,获批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并成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培养单位,逐步建立区域化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

      医院拥有众多先进仪器设备:省内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数字化PET/MR、PET/CT,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包括高精度高稳定剂量率的Trilogy直线加速器在内的多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nfinia ECT、3.0T核磁共振、放疗模拟定位CT、进口多层螺旋CT、数字化平板胃肠机、进口平板乳腺机、高清电子胸腹腔镜及电子内镜、进口实时四维彩超等,100万元以上设备133台。

      医院面向全省及周边省份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在持续深化医改中不断进步。2017年12月建立了湖南省首家省市县各级医疗机构参与的肿瘤专科医联体,目前成员单位已增至208家,覆盖全省市州,辐射江西、湖北、广西等邻近省份,区域性肿瘤防治中心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促进医院从临床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自2010年起,医院与各大高校开展合作,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南华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协作型研究生培养基地,2012年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2014年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累计培养博士22人,硕士531人。现有博导18人、硕导103人,带教老师262人。2017年3月至今,共建立肿瘤内科学等11个教研室;医院建有设备先进的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拥有省级创新平台10个;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独立开展麻醉科、放射肿瘤科、临床病理科、核医学科住培工作;医院同时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是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省肿瘤规范化治疗培训基地、省肿瘤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省骨干医师培训基地和省PICC专科护士培训培训基地。

      2016-2020年,医院共获获科研基金项目64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获批十三五规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获各级政府科技奖27 项,其中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项,湖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发表SCI论文474 篇,总影响因子1684.07,北大核心和CSCD期刊论文560篇;获科研资助经费4400.98万元;出版世界首部肿瘤整形外科专著《Oncoplastic Surgery》;由该院主办的《肿瘤药学》在2019年肿瘤学类中国科技期刊核心影响因子排行榜中位列第12名。

    二、人才学科建设

      医院拥有优秀的医学人才队伍。用人总数2367人,现有专技人员2170人,占比91.67%,高级职称564人,占比23.82%;在职职工学历占比情况为博士6 .8%、硕士20.4%、本科62 %,专科及以下11 %。医院拥有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湘雅名医1人,省“121”人才工程专家13人,省“225”工程培养对象23人,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

      目前,医院拥有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科、临床护理3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放疗科、头颈外科、普外科(甲状腺外科、胃十二肠胰腺外科、乳腺外科、肝胆肠外科、结直肠外科)、妇科、医学影像科、临床药学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三、国际合作

      医院与英美法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合作,进行专业、管理、文化等领域的专家互访、讲学、研究等交流。2015年成为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姊妹医院;2017年与以色列两大顶级医疗机构——Rabin Medical Center、Shaare Zedek Medical Center、西勒雅法医学中心成功签署合作备忘录;与美国西北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是其在海外的唯一一家妇科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8年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英国淋巴水肿学院签订合作协议;2019年,由该院承担的中国-塞拉利昂“互联网+病理”远程病理诊断平台正式开通;建立了选拔中青年优秀医学人才前往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学习的长效机制;与加拿大MagnetTX公司就MR-Linac加速器临床验证进行座谈。此外,还与法国蒙彼利埃癌症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护理学院等多个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四、全病程服务

      多年来,医院持续承担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湖南省肿瘤登记项目、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调查及随访项目四大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并于2019年开展湖南地区特色癌种——“口腔癌”早诊早治。截至目前,该省拥有肿瘤登记点80个,覆盖全省户籍人口比例的70.4%。该院的肿瘤防治工作得到充分肯定,被国家癌症中心授予“中国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研究省级指导单位”等称号。

      2008年医院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设立省内唯一的临终关怀医疗慈善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宁养院,截至目前,免费上门为4058 名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镇痛治疗、护理指导、心理辅导与哀伤支持等服务。

    五、127计划

      从2020年开始,医院将实施“127计划”,以“将医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肿瘤中心”为一个目标,“打造肿瘤病人全病程服务链条”及“为每一个肿瘤病人提供最科学最合理的治疗”为两条主线,逐步开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提升、人才学科培育、科研攀登、基本建设推进、院容院貌改造、病人就医体验改善、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七项计划,逐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建院四十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患者至上,社会效益第一”,致力于湖南省肿瘤防治体系的建设和诊治水平的提升。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度华中地区医院排行榜中,该院综合实力第11位,肿瘤学第2位,胸外科、核医学科、整形外科、病理科均获提名。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与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发布的排行榜中,该院肿瘤学、护理学、整形外科学、胸外科学、口腔医学、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呼吸病学8个学科进入百强。据统计,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榜上,该院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个学科,学科数量位列委直属单位第一,湖南第四。

      医院多次受到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奖励,曾荣获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医院、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绿化单位、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95号
    收录医生 266     评价 0         评级 5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63年,是“七五”期间全国七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7年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经过历代中医附一人的不懈努力,医院事业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功能完善、名老中医荟萃,重点专科云集、研究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中医医院,成为湖南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湖南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中心和龙头,医院的中医特色和综合能力建设已跻身全国中医医院先进水平。医院占地面积110亩,现有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800张,年门诊人次140余万人次,年住院人次6.4万余人次。

    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为肝病。医院目前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肝病科、心血管科、眼科、护理学;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肝病科、眼科、心血管科、儿科、骨伤科、妇产科、外科、耳鼻喉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眼科、妇科、针灸科是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小儿脑瘫”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1个国家卫生部中西医结合妇科腔镜培训基地;1个国家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中药药理(心血管)实验室、肝病病理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经穴-脏腑相关重点研究室、中药粉体技术重点研究室;2个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心脏病诊疗中心和微创外科中心;耳鼻喉科、治未病中心是湖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五官科学;17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前列腺病与男性不育专科、妇产科、瘫痪病症专科、脑病康复科、肺病科、耳鼻咽喉专科、急诊科、肾病科、肿瘤科、皮肤科、脾胃病科、临床药学、肛肠科、血液病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中药学。2个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脑病、男性疾病;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病毒性肝炎中医证治实验室、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防治实验室;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重型肝炎证治研究室。医院还是国家首批新药(中药)临床试验机构,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中药)培训基地、特色中药制剂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特色中医制剂创新服务平台。医院中药制剂中心可生产20余种剂型的院内中药制剂。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医院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放心中药”工程,在湖南省率先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单剂量分装精优中药饮片供应,较好地保障了中药材质量。药学服务既葆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内涵特征,又吸纳了现代发展理念,管理先进,队伍精良。

    专业齐全、功能完备:医院开设有37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设有多个中医特色诊疗门诊和特色治疗室,各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以中医中药及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病、心脑血管疾病、脊柱四肢疾病、眼底病、肿瘤、瘫痪疾病、乳腺病、男性病、皮肤病、肛肠病、脑病、肺病、耳鼻咽喉疾病、妇科病、不孕不育、各科疑难杂症、儿童益智保健、慢性疼痛等;医院努力发掘和整理中医特色浓郁、疗效确切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开展的冬病夏治、三九敷贴、四季膏方等治未病项目深受群众欢迎。医院还针对优势病种、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防治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形成了明显的专科(专病)优势。西医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开设4个重症监护中心(ICU),开展的不停跳冠脉搭桥、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心脏、颅脑、外周血管及各科肿瘤介入手术,肝胆、胃肠、妇科微创腔镜手术,大关节置换,高难度颈、胸椎手术,肿瘤伽玛刀放射治疗,眼科玻璃体切割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口腔种植修复等技术居湖南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名家荟萃、人才辈出:湖湘中医,名医辈出。我院已故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号称“湖南中医五老”的谭日强、夏度衡、张怀安、李培荫等中医大家,在中国中医界影响深远。经过多年努力,医院在国医大师孙光荣、熊继柏,全国名中医王行宽,以及谌宁生、谭新华、杨秉秀、李传课、欧正武、刘绍贵、程丑夫、尤昭玲、旷惠桃、贺菊乔等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的传帮带和言传身教中,一支技术过硬、敢于创新、务实求真的学术梯队逐步形成,并涌现出张涤等一大批知名的中青年中医人才。医院现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名,国家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8名,湖南省名中医31名,博士生导师32名,硕士生导师154名,高级职称337人。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医院实行院系合一的体制,开设有中医学、影像医学、口腔医学等3个专业,中医学10个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2个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要临床基地。接受各类实习生临床带教,多次评为省**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医院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坚持临床疑难病诊疗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紧密结合,促进了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并为中医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科支撑和科研平台。

    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医院的门诊楼、医技楼、制剂楼、中医药培训大楼以及气势恢宏的科研大楼浑然一体,设施先进完善。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花园式单位”为广大病友提供了舒适的治疗康复环境。医院配备了有湖南省首套德国罗氏诊断CCM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史塞克三晶片高清腹腔镜、手术能量平台、美国特力轨道物流传输系统、PET-CT、磁共振、伽马刀、64排螺旋CT、DSA、C臂X光机、电视X光机、直线加速器、CR、数字胃肠、电子腹腔镜、绿激光、钕激光、体外循环机等大量精尖设备,开设了一流的血液净化中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手术部20间洁净手术室(含DSA杂交手术室),每年可开展超过10000台大中型手术,医学检验中心已通过ISO15189国际认证。医院医疗设备总值超过4亿元,实现了诊疗和临床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医院认真贯彻执行“两个战略转移”和“四个坚持”的工作方针,做到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并重,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并举,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同步提高,努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转移:一是从综合功能建设逐步转移到中医特色建设为主,二是从规模扩张建设逐步转移到内涵品质建设为主,同时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坚持综合实力均衡发展的办院思路、坚持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院理念,谨遵“天地人和,止于至善”的医院精神,“继承创新、术精德仁”的院训,以“传承国医精粹、服务大众健康”为办院宗旨,以“精诚仁爱、济世奉献”为服务理念,较好地树立了医院的品牌形象。为更好地实践“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构建和谐医院,医院还高度重视关爱职工工作,通过建立疾病慰问、生日祝福、子女就学奖励等机制,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制定院内医疗互助保障制度来保障职工权益,提高职工待遇;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引导职工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责任意识,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完善职工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扩大民意畅通渠道,鼓励职工为医院发展献计献策,丰富文化生活,努力营造职工与医院和谐发展、共享成果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医院先后获得“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医院”、“诚信经营单位”、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定点医院”、“湖南省红十字会定点医院”、“长沙市慈善定点医疗单位”、“ 湖南省十大爱心单位”等光荣称号。

    时代赋予了医院新的机遇和挑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体员工将精诚团结,再接再厉,紧紧围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中心任务,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大力开展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的中医临床研究,全面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能力,为把医院建设成为临床与科研有机结合、中医药特色浓郁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中医医院,为实现“中医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名医名科荟萃、综合实力领先”的医院愿景而努力奋斗!

  • 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蔡锷北路233号
    收录医生 140     评价 0         评级 5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湖南省中医院,为国家重点建设中医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湘省国医院,院区所在地为历代祭祀医圣张仲景的祠堂旧址,左邻一代民族英雄辛弃疾屯兵营地。医院历史悠久,是一所综合功能齐全、专科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素有“湖湘中医发祥地”“医圣故址”之美誉。

           历史渊源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他在长沙任太守时,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不顾忌封建时代官场戒律,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坐在太守堂上、敞开衙门,为平民百姓治病,救人无数,深得百姓尊重和爱戴,“坐堂行医”因此沿袭至今。据清·吕肃高修·张雄图撰 乾隆十二年刊本《长沙府志》记载,为了缅怀张仲景的历史功德,于乾隆八年在太守堂原址修建了张公祠(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址所在地)。

            人才梯队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02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9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名中医1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52人,国家名中医传承工作室8个,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0名,全国**中医临床研修人才9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人,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养对象3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人。

           专科建设

           医院占地面积14亩,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现有编制床位1100张,设置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有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妇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康复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妇科、脑病科、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中医预防保健科等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另外还有11个省级重点专科,中医皮肤科病理免疫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教学科研

           医院3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7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8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8项,厅局级科研课题108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励9项,登记新药1项,专利6项。2011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试验机构,涵盖中医肛肠、中医骨科、中医皮肤、中医神经内科、中医心血管内科5个专业,2018年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备案,可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40个。医院同时还是国家中医药特色骨伤救治能力建设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南省中医医院肛肠科、骨伤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专业委员会6个省级学会的主任委员单位。

           硬件设施

           医院设备精良,拥有飞利浦1.5T高场强磁共振机、GE数字化平板C臂机(DSA)、西门子螺旋CT、飞利浦DR、奥林巴斯电子胃镜、岛津数字胃肠机、史塞克三晶片高清腹腔镜、奥林巴斯电子肠镜、彩超、C型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椎间孔镜,麻醉机、激光治疗机、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血液透析仪、呼吸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等高精新科技医疗设备,实现了诊疗和临床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为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任重道远

           在蕴蓄着湖湘文化历史积淀的这方热土上,医院始终秉承“承仲景之志,精耕博采;行医圣之风,仁济于人”的院训,明确了“医圣故址,蔡锷北路,中医附二”中医药文化的战略定位,坚持“综合功能齐全、专科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中西医结合办院方针,确立了“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以人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稳步把我院建成全国一流的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

  • 4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湖南株洲市人民路571号
    收录医生 79     评价 0         评级 5
    医院前身为株洲市中医院,创建于1954年,2005年成建制划转成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湖南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更名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又名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省市共建单位,株洲市区**省直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和社区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中医院,全国百强中医医院,湖南省域大型综合医院前20强。
    医院分为芦淞院区和云龙院区,芦淞院区占地29亩,编制床位1200张,建筑面积超16万平方米;云龙院区占地171亩,编制床位860张,一期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
    医院现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5个,中国中医医院**临床型专科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湖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1个,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湘东片区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6个、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7个,湖南省肺病科和急诊科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4个。是湖南省尘肺病农民工基本医疗救助定点机构,株洲市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机构。
    医院是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母婴友好医院、PAC优质服务医院、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中药材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单位、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标准版中国胸痛中心、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湖南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湖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湖南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培训基地、湖南省麻醉学科全凭吸入麻醉技术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心、湖南省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湖南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医技术指导中心,株洲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株洲市泌尿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株洲市中医医院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医学会医师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单位、5个二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单位、株洲市分会会长单位;株洲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单位、株洲市医师协会会长单位;株洲市医学会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影像3个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株洲市中医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株洲市城区“中医馆”联盟牵头单位。
    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在职职工1800余人。有全国**中医临床研修人才3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2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5人,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指导老师6人、继承人11人,省名中医4人,株洲市名中医24人,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2人,省121创新人才1人。有临床及医技科室47个,专科门诊46个。有3.0核磁、64排128层CT、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GE Voluson E10四维彩超、移动ICU、PET-CT等高端先进诊疗设备。2019年医院门诊人次97.6万人次,手术人次2.68万人次,出院人次5.39万人次。
  • 5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长沙市开福区湘春路53号
    收录医生 109     评价 0         评级 5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47年,是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直属的集医疗、妇幼保健、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基地(GCP)、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级母婴友好医院。医院担负着全省妇女儿童的保健、医疗、健康教育、科研教学、妇幼保健基层技术指导、妇幼卫生人员培训、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等多项任务,对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是湖南省妇幼保健技术指导的龙头单位。

    医院概况

        现有编制床位1050张,年门诊量10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近4万人次,年分娩量1万余人次;开设了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服务部、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妇科、中医妇科、综合治疗科、乳腺科、男性科、内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中医儿科、小儿康复科、医学遗传科、生殖中心等30个业务科室。在全国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我院在卫生技术人员、固定资产、设备购置、业务用房、床位数、住院产妇数、年门诊人数、年业务收入等方面,综合排名名列前茅。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7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11个,临床诊疗和研究中心12个。有18个国家级、省级委员会主委单位挂靠在我院。

        医院占地19.8亩(13200平方米),随着湖南省重点工程——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创新楼投入使用,医院业务用房面积由2.7万平方米增加到8万多平方米,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院在秉承“更高目标、持续发展”的发展纲略下,以“母婴安全、儿童优先”为宗旨,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实施科教兴院、文化强院、依法治院战略,开创“掌上妇幼”智慧医疗,建设“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股份制医院组建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创新思路,拓展领域,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争创全国一流妇幼保健机构。

    人力资源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313人,其中本科学历人员70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334人,其中博士12人,博士后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9人,国家级知名专家3人,省级知名专家3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湖南省“专业技术二级岗位”6名。

     

    培训基地和中心

    国家博士后工作站

    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

    国家级爱婴医院培训基地

    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基地(GCP)

    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国家妇科内分泌疾病培训基地

    国家宫颈癌防治技术培训基地

    国家儿童眼保健培训基地

    湖南省妇产疼痛治疗培训基地

    湖南省围术期舒适化镇静技术培训示范基地

    湖南省孕期健康教育中心


    研究中心

    湖南省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防治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出生缺陷个体化防治临床研究中心

    湖南省儿童染色体疾病研究中心

    湖南省妇产科学中医药综合治疗重点研究室

    湖南省产科质量控制中心

    湖南省产前诊断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盆底障碍疾病防治中心

    湖南省妇女保健技术指导中心

    湖南省生殖保健中心

    湖南省乳腺疾病防治中心

    湖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湖南省母乳喂养指导中心

    湖南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中心


    重点专科

    中医妇科

    产科

    妇产疼痛专科

    宫颈病变诊治专科

    辅助生殖与优生优育科

    妇科

    护理

  • 6 湖南省儿童医院
    湖南省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梓园路86号
    收录医生 47     评价 0         评级 5

    湖南省儿童医院于1987年6月1日正式开院,是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医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精睿博诚”为院训,形成了“团结进取、创新向上、超越自我”的医院精神。医院医疗区占地面积52亩,现有编制床位1800张,在职职工2000余人,临床专业科室32个,病区40个,医技科室8个。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5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儿童应急救治中心、省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省儿童心脏中心、省新生儿重症诊疗中心、省儿童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等13个医疗中心,2020年成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单位。

    2005年医院成功救治国内两例重症人禽流感患儿,2006年出生体重仅500克的超低体重早产儿救治成功,2009年和2012年成功实施两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2021年获得肝肾器官移植执业资格。近两年成功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ECMO技术、介入诊断治疗、选择性背根神经离断术、ICG荧光染色技术等核心技术,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诊治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成立了儿科医学研究所,建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儿科学院,是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拥有博士生导师11人,博士51人。作为中国唯一的儿科医疗援外培训医疗机构,牵头成立了发展中国家儿童健康联盟,是中国-中东欧医院合作联盟单位、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首批“一带一路”妇幼卫生培训示范基地。2010年、2015年两次荣获中国宋庆龄儿科医学奖,2016年牵头完成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医院着力打造“智慧医疗平台”,是省内首批互联网医院。牵头成立湖南省儿科医疗联合体,联合170余家医疗机构,以“3515”推动优质高效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牵头湖南省先心病筛查项目,开展了爱佑童心、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等30余项爱心慈善公益项目,医院官微服务号影响力位居全国妇儿类医院榜首。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人文爱心医院、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 7 湖南省胸科医院
    湖南省胸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路519号
    收录医生 67     评价 0         评级 5

    湖南省胸科医院与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院所一家,始建于1953年,属省卫计委直属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承担着全省结核病预防控制、临床诊治、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是湖南省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结核病临床诊治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耐药结核病研究中心、湖南省难治性(耐药)结核病治疗定点医院、省工伤医保尘肺合并结核治疗定点医院、中南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基地、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是全省一家集防、治、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结核病专科医院。

    全院在职职工600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人,国务院津贴2人,二 级岗位2人,卫生部职业专家库11人,省225人才工程1人。尤其在难治性、耐药性结核、结核合并其它疾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和处置方面有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在全国颇具影响力。

    六十年来,医院遵循“服务民众,促进健康”的宗旨,充分发挥“防治一体”的人才、技术优势,高标准发展临床医疗业务。诊疗科目设有结核内科、耐药结核科、胸外科、骨科、尘肺合并结核治疗中心、健康体检中心、麻醉手术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内镜诊疗科、电生理科等30个临床医技科室。业务范围涉及全省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全省结核病治疗的技术指导、各类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在各类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上有独到之处,疾病治疗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誉。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核磁共振、64排CT、DR、PCR、内镜超声、内外科胸腔镜、全自动抗结核病药物测定系统、BD960系统、全自动生化仪等,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 8 长沙市传染病医院
    长沙市传染病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长沙市芙蓉区水絮塘巷67号
    收录医生 16     评价 0         评级 5

    长沙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20年,现已发展成为一院三址的集团化格局,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公共卫生救治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29余亩,在职职工1724人,设有编制床位1593张。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设有61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护理、病毒性肝炎科、艾滋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临床药学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病学科、传染病学科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妇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科等8个专科为市级重点专科。长沙市神经病学研究所、长沙市微创外科研究所、长沙市艾滋病医学研究所、长沙市肝病研究所、长沙市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所落户我院。医院是长沙市医学会普外科、妇产科、儿科、内分泌代谢、神经病学、肝病学、耳鼻咽喉科、麻醉学、内镜学、超声专业及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等11个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设有湖南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和长沙市儿科、妇科、院感、临床用药、麻醉、血液透析、超声等质量控制中心。

    近年来,医院以搭建临床医疗中心为平台,发挥多学科组合优势,先后成立神经医学中心、呼吸医学中心和急重症医学科和肝病治疗中心,提升了医院整体科研水平和综合临床救治能力,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

    医院重视质量管理。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途径,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面开展预约诊疗和电话随访服务,设置多功能自助服务机,改进服务流程,积极提供便民惠民措施;开展无假日门诊、延长辅助检查服务时间,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推行科主任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积极探索集团医院管理新模式,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全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竞赛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医院重视科研教学。坚持科教兴院战略,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医务人员立足临床搞科研,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近百项,获得省市科研成果多项;医院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一临床学院、中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大型C臂、超越2000-GTR多功能数学胃肠机、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化学发光仪和全自动数字成像系统、超声内镜系统、重症监护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数字信息化系统,为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提供硬件保证。

    未来的发展中,医院将始终秉承“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医德第一”的办院宗旨和“以院为公、以德为尊”的院训,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朝着“技术现代化、服务人文化、环境优美化、管理科学化、发展集团化”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 9 湖南省马王堆疗养院
    湖南省马王堆疗养院
    三级 医保 专科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古汉路89号
    收录医生 0     评价 0         评级 5

    湖南省马王堆疗养院成立于1963年,内设两个附属医院(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湖南省老年医院),下设湖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正处级科研机构),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急救、预防、管理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省、市、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伤残、生育和新农合定点医院,长沙市急救定点医院,全省干部医疗保健基地。

    医院分门急诊区、综合医疗区、老年医疗和保健医疗区、康复医疗区,50多个临床医技学科(医疗中心),开放床位1000张。医院急救和重症救治体系完善,设有24小时院前急救、24小时急诊中心、介入科、手术室、4个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特色明显,分别设有整栋住院病房楼。门诊和住院部均同时设立以下学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内科、血液内科、老年保健医学科 (设有专门的干部门诊和干部病房)、老年心血管病科、老年呼吸科、老年内分泌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肿瘤外科、骨外科、脊柱外科、微创 外科、儿科、新生儿科、妇科、产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皮肤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医技检查、诊断、辅助治疗科室有:介入科、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科、功能科、超声科、病理科、药剂科、手术室、麻醉科、针灸理疗科、胃肠镜室、肺功能室、支 气管镜检查室、变态反应室(过敏试验)、神经电生理室、高压氧室、肿瘤热疗室、血液透析中心、心理治疗室、颈腰椎治疗室、营养室等。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科室有:预防保健科、慢病管理科。

    医院现有职工1500余人,有高级医学专家200余人,博士、硕士300余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省部先进个人等40余人(次)。

    医院设备齐全。有新型大型设备64排128层螺旋CT、1.5T核磁共振、美国通用数字血管造影和介入系统(DSA)、数字成像仪(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四维彩超、高端肿瘤热疗机、高端骨密度仪、左右心功能同步检测分析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仪、脑彩超、大肺功能仪、电子支气管镜、全系 统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进口数字化口腔全景机、输尿管镜碎石系统、等离子前列腺双极电切镜、电子腹腔镜、胶囊胃镜、电子胃镜、电子肠 镜、胃肠动力测试仪、视频脑电图、肌电图仪、经颅磁刺激仪、骨关节镜、颈腰椎治疗仪、纤维鼻咽喉镜、眼底照相机、眼科手术显微镜、德国妇产科内窥镜系统、 电子阴道镜、超声波治疗仪、智能康复训练器、康复平衡训练系统、情景模拟康复训练系统、大型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动力检测仪、16人舱高压氧舱等现代化医疗 仪器设备。

    下设湖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湖南省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中心、湖南省心血管病康复中心、医学实验中心,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认证资格,共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0 余项。湖南省康复医学会、湖南省马王堆司法鉴定中心挂靠医院。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予的“爱婴医院”。省马王堆医院是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和研究生培养基地,是省内十多所高校的实习基地和国内数十所医疗机构的进修培训基地。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敬老模范单位、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 湖南省干部保健先进单位、湖南省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单位、湖南省公益形象示范单位、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医 院等称号,院党委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200亩,自然环境幽雅舒适,绿化覆盖率70%,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长沙市花园式单位”,是理想的治疗与康复胜地。交通便捷,112、122、501、143、704、915等路公交车直达和途经医院。

    医院秉承“求是、创新、明德、和谐”的院训、“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院宗旨、“大医精诚,自强至善”的医院精神,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办院 方针和“突出专科特色,发展综合医院”的办院方向,科学管理,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打造医院品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价廉、便捷 的医疗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的贡献。

  • 10 岳阳市中医院
    岳阳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岳阳市枫桥湖路269号
    收录医生 174     评价 0         评级 5
    岳阳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岳阳市**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重点中医院,全国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荣获有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教学先进单位,岳阳市反腐倡廉工作先进单位、岳阳市卫生系统目标管理红旗单位、岳阳市第三届急救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等多项荣誉称号。
    医院现有干部职工1263人,专技人员占85.6%。拥有博士7名,硕士研究生189名,正高职称56名,副高职称11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享受岳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中医临床人才1名、全国中医药特殊人才2名,省级名医3名、市十大名医2人、市级首席专家和市级名医38人,市级名老中医及名中医48名。建立了专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医院占地57亩,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年门诊量52万余人次。配置有128层CT、3.0核磁、直线加速器、大型C臂机、德国西门子临检实验室流水线、TTM扫描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1200多台件。设有内、外、妇、儿、急诊、肛肠、骨伤、ICU等45个临床科室和放射、功能、检验、病理等12个医技科室。张氏正骨术挤身全国十三大中医骨伤学术流派之一,骨伤科确定为国家学术流派传承建设科室;推拿学科列为全国八大推拿重点临床学科之一。肿瘤科、糖尿病科、针灸推拿科、治未病中心建建为国家重点专科,颈肩腰腿痛科、眼耳鼻喉科—头颈外科评为省级重点专科,心血管病科、肛肠科、妇产科、儿科等12个临床科室定为岳阳市中西结合重点专科。
    近三年来,医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2项,部、省、市级及大学校级科研课题46项,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7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85篇。引进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烧伤再生技术、介入治疗术等新技术、新方法156项。每年承接有200多名针灸推拿、中医内科、高等护理等本科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招收研究生20余名。骨伤、肿瘤、脑病、肾病、血液病、心血管病、肛肠、烧伤等多项治疗技术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介入治疗、腔镜技术、显微手术、微创骨伤、危急重症抢救等一大批高难新技术项目已发展为湘北鄂南地区的品牌。
    医院秉承“以人为本,关爱健康、中西医并重、阳光医疗”的院风。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兼容中西医精华,创造健康快乐”的服务宗旨,以规范的管理、舒适的环境、一流的设备、精湛的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

专家推荐

  • 北京协和医院

    陈民钧

    擅长: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陈民钧,女,临床检验研究员,教授(已退休),1933年出生,长沙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

  • 北京协和医院

    朱珠 药师

    擅长: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

  • 北京协和医院

    陆相云 主管护师

    擅长: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主管护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护士长,ICU专科护士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亚洲男科协会护

  • 北京协和医院

    茅枫 副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简历: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

  • 北京协和医院

    关竞红 主治医师

    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

    关竞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