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医院排行榜

广东深圳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深圳大学总医院、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展开】
  • 1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29号
    收录医生 314     评价 0     [复旦排名]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第98名     评级 5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深圳市东湖医院)始建于1985年, 2010年10月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李朗,是由深圳市政府创办的一所大型现代化“强专科,大综合”的市属三级甲等医院。主要承担深圳市及周边港、澳、珠海、东莞、惠州地区的传染病与重大疫情的防控以及深圳市2000万市民的综合医疗服务。医院积极响应深圳市政府“东进战略”要求,同时围绕 “一体两翼、四支柱八支撑”建设方针,全院一体发展,以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与器官移植中心建设为两翼,以肝病、肺病、艾滋病、新发传染病4大医学中心建设为支柱,全力建设8个综合专科为支撑,打造深圳市医疗高地。

    医院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规划病床500张,实际开放床位850张,是目前国内医院中设计最先进、设备配置最高的医院之一。现有建筑单体14栋,以“院中院”布局,综合科、肝病、感染病、肺科均有独立的住院楼及门诊挂号、收费、化验检查系统。医院现有在岗职工近14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6人,副高级职称1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2人,硕士学位20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深圳市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市学科带头人18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南华大学实习基地。医院秉承“深圳速度”崛起和转型,2010年以来,医院各项业务量均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持续增长。

  • 2 深圳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东门北路1017号
    收录医生 1101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宝安县人民医院,1979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更名为深圳市人民医院。1996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成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伴随着经济特区的成长,深圳市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深圳市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占地面积9.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000张,2002年出院病人达3万人次,门诊量达133万人次,手术总例数9775例。全院职工1830人,其中,主任医(药、技)师53人,副主任医(药、技、护)师279人,主治(管)医(药、技、护)师587人,护理人员641人。近年来,又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博士65人,硕士161人,各科室人员结构趋于合理,人才梯队完整。医院设有41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994年被评为深圳市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

    专科建设

    几年来,医院不断加强专科建设,有微创外科、骨科、呼吸内科、新生儿科、肿瘤科、放射科六个市级重点专科。微创外科的微创技术已渗入到临床各个外科专业科室,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3年我院骨科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科,骨关节外科的人工关节技术和手、周围血管外科在组织缺损修复及功能重建的技术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脊柱外科是全国最早开展脊柱内窥镜技术的单位;新生儿科配备有中央监护系统、小儿呼吸机等先进设备;呼吸内?在支气管窥镜的应用和睡眠障碍疾病的治疗及机械辅助通气方面独具特色;肿瘤科设有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和肿瘤实验室,是全市肿瘤诊断治疗中心;放射科是全市规模最大、开展项目最多的医技科室,CT、MRI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在某些领域已达到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迄今,已成功完成14例肝移植。2003年成功完成广东省首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在市人民医院已成为常规手术。血液内科的骨髓移植起步虽晚,但起点高,2002年成功开展了异基因骨髓移植、亲缘性、非亲缘性以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教学科研

    教学工作步入制度化、规?化的管理轨道,设立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影像医学、预防医学、口腔科和护理8个教研室,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培养任务,几年来分别接受了暨大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1997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临床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影像医学、中西医结合等11个临床专业的导师可以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01名,已毕业25名硕士研究生。2002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周汉新、陈升汶、肖德明、徐坚民四位教授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该院研究生培养基地,2002年起,深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微创)、呼吸内科、骨科和影像医学将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

    医疗设备

    近年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先后装备了磁共振、全身CT、先进型号的螺旋CT、ECT、高压氧仓、大型X光机、B型彩超、彩色多普勒、各种内窥镜、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心、肺功能监护系统、先进型号的两台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机、流式细胞仪等医疗设备, 全院的医疗设备总值达到3.16亿元。大量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 极大地推动了诊疗水平的提高,?肿瘤的综合治疗、介入诊断治疗学、微创外科、人类基因疾病的诊断治疗、细菌学和血液学的临床检验等技术领域跨入国内、省内的先进行列。

  • 3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深圳市南山区桃园路89号
    收录医生 703     评价 0         评级 5

      南山医院(又名深圳市第六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坐落于深圳特区西部南头半岛中心区,是深圳西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也是广东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服务人口170万。2009年11月,医院挂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全方位开展与武汉协和医院的技术合作。近年来,南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南山卫生事业呈现崭新活力,工作蒸蒸日上。到2010年,南山区卫生项目经费投入达3.45亿元,较2006年的1.05亿元增长3.29倍;自2006年至今,南山区共投入设备购置资金1.42亿元,为辖区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山区卫生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狠抓医疗质量,力创南山品牌,南山医院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大力发展。2011年2月22日,经过不懈努力,南山医院以过硬的综合实力高分晋级全省首家区级三级甲等医院,成为深圳市第四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填补了区内空白。

      南山医院现有员工1947人,其中:博士58人、硕士191人;正高82人、副高240人;设有44个临床科室、19个医技科室和30个行政后勤科室,下辖25个社康中心。

      南山医院2010年全年门诊总诊疗人次321万,比去年增长6%;社康诊疗人次101万,比去年增长8%;出院病人人次4.06万,比去年增长14.2%;病人平均住院天数9.63天,比去年减少1.1%;中央手术室手术台次1.05万台,比去年增长2.3%,其中三、四级手术台次3023台,比去年增长率4%。

      南山医院形成了以微创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各类腔镜技术、介入诊疗技术为特色的诊疗服务体系。

      南山医院硬件设备符合三甲医院要求。拥有双源CT、西门子SENSATION4多排螺旋CT、1.5T超导型SYMPHONY核磁共振机、DSA、多台数字化X光机,各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各种影像学检查设备;拥有开展各项腔镜手术及检查必须的多媒体设备及内镜设备;可开展心、脑血管、周围血管、肿瘤等介入治疗项目。

      南山医院建有中心实验室、疼痛实验室、耳鼻咽喉科解剖实验室、疼痛医生尸体操作培训室等。配备了免疫学检测仪器、基因扩增及分析设备、细胞培养设备、蛋白质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多项高端设备,可开展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基因扩增与分析、单克隆抗体培养、PCR技术等多项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有市级重点学科一个(疼痛科),区级重点学科7个(感染科、肾内科、手足显微外科、消化内科、康复医学科、耳鼻喉科实验室、医学影像科),区级重点扶持专科5个(心血管内科、妇产科、呼吸内科、中医科、脊柱外科)。

      南山医院市级重点学科疼痛科,建于1990年,2002年被评为“深圳市卫生局重点特色专科”。2009年成为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医生培训基地(深圳),同年成立广东医学院疼痛学教研室。目前其规模及诊疗水平位居广东省乃至全国前列。疼痛微创治疗手段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了以微创治疗为特色的疼痛治疗体系。近3年发表SCI文章3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市级重点课题1项,厅级课题一项,编写学术著作2部。

      南山医院感染病科是南山区重点专科,对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害(酒精性、药物性、血吸虫、肝吸虫等)的诊断治疗,乙肝、丙肝抗病毒治疗,尤其是重型肝炎的早期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达60%以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室内近三年获市级重点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5篇。

      南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下设CCU、心导管室、心功能室,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双源64层螺旋CT、西门子大型心脏血管造影机、64导心电生理仪、血管内超声、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惠普多通道心电监护系统等专科设备的支持下,可开展冠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血管内超声、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等多项手术。其中冠心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项目居深圳市先进地位。

      南山医院肾内科拥有住院病区及血液净化中心,拥有美国先进Osmo 23G双级反渗系统,电导度可达1μS/cm以下,CRRT机3台,德国、日本、意大利进口血透机26台,能开展CVVH、CVVHD、HEX、HDF、PFD及人工肝等二十余种血液净化技术。科室2005年以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38篇,其中SCI论文4篇,国家级论文22篇,省级论文12。两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儿科杂志》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南山医院的医院管理的最高决策层为南山区人民医院理事会,实行理事会管理下院长负责制,设书记1名,副院长3名,班子分工实行点面结合的管理办法。全院行政科室按照职能分为行政部、医务部、护理部、科教信息部、运营部、后勤保障部、社康部七大部,各设部长一名,负责职能科室内部协调与统筹运作。

      南山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是我院特色之一,多次在检查中获得荣誉。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医院近三年在深圳市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与质量控制检查中均获同级医院第一名,各项成绩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门诊处方书写、第三方顾客满意度调查及总得分均为全市第一名,被评为二级医院中唯一A级医疗服务质量单位。2005年被评为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免检单位,2006年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后,我院一直蝉联二甲以上综合医院唯一AAA信用单位,连续5年被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机构评为先进单位。

      南山医院作为深圳西部中心区域唯一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并出色的完成了大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以及政府各项指令性任务:如派遣医务人员参加援疆医疗队开展卫生对口支援、汶川地震抢险救灾、防治甲型H1N1流感、婴幼儿结石筛查、手足口病防治、雪灾期间的医疗保健、摩托艇大赛期间的医疗保障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效益。

      南山医院在2011年8月被确定为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会场的定点医院。南山医院将借着获评“三甲”的东风,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医院建设发展的步伐,竭尽所能服务大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诊疗服务。

  • 4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路
    收录医生 908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始建于1979年,1996年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首批两家“三甲”医院之一;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年国家卫生部授予医院“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医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迄今为止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型综合性医院;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授予医院“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先进集体”;2012年深圳市委和市政府授予医院“2008-2011年度文明示范窗口”;2013及2014年荣获全市116家医院医疗质量整体评估第一名;2016年荣获市医管中心年度运行绩效考核第一名;2017年3月顺利通过三甲复审,是深圳市第一家通过三甲复审的市属综合性医院;2017年6月以我院为主体牵头成立本市第一个“社康中心-区级医院-市级医院”分级诊疗和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医联体——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在2017年深圳市公立医院综合评价结果中,我院在全市三级综合医院中位列第一;并获评2017年度广东省医院绩效评价A级单位。

    一、基本信息

      医院现有员工2890人,其中正高职称266人,副高职称373人;博士(后)130人,硕士340人;各类高层次人才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在站博士后50人。医院现占地面积3.7万M2,建筑面积13.6万M2,深圳市发改委立项批复“医院三期建设项目用地涵盖现急救中心和血站迁走后旧址,项目建设完工后医院占地面积5.3万M2,建筑面积28万M2”;开放病床数1835张,规划3000张;拥有固定资产11亿多元。2017年,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226万人次,出院病人超过7万人次,住院手术达到4.2万台次,CD型病例达到6.2万例,Ⅲ、Ⅳ级手术近2万例。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5%以上,体现了医院重视疑难重症的治疗,努力打造区域性的医疗中心。

      二、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

      医院设有分院1个(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了13个职能部门、66个临床及医技辅助科室,是深圳市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学科(含各类创新载体数量)最多的医院。

      1、国家级重点专科(实验室):6个  骨科国家临床重点医学专科(深圳第一个)

      肿瘤基因组临床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唯一)

      国家地方联合医学合成生物学工程实验室(全国唯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蛋白组学实验室(三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舌诊原理与应用重点研究室  国家卫生部脑卒中防治基地医院(深圳唯一)  2、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12个

      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学专业、呼吸内科、骨科、烧伤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甲乳、肝胆)、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重症医学科

      3、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3个

      内科、儿科、急诊科、精神科、神经内科、全科、康复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口腔全科、皮肤科

      4、广东省重点医学专科:10个

      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耳鼻喉科、康复科、肾内科、烧伤整形科、口腔科

      5、深圳市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4个

      神经学科群(神经学科、康复医学科)、骨科运动医学群(创伤骨科、脊柱外科、骨关节科、运动医学科、周围神经手足外科)、泌尿外科男科群、口腔科

      6、深圳市重点学科:14个

      创伤骨科、骨关节骨肿瘤科、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周围神经手足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康复医学科、肾内科、烧伤整形科、内分泌科、临床护理、甲乳外科

      7、深圳市医管中心品牌学科:9个

      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科、神经外科、烧伤整形科、耳鼻喉科、甲乳外科、血液内科、康复科、功能神经科

      8、深圳市医管中心科技创新平台:5个

      脑肿瘤精准医疗关键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平台、遗传代谢病精准医疗创新平台、膀胱癌基因组转化医学与临床应用平台、组织工程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平台、脑卒中防治干预队列研究及示范平台(基地)。

      9、深圳市重点实验室:4个

      深圳市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细胞生物技术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神经外科重点实验室

      10、深圳市工程实验室/公共平台:10个

      深圳市肿瘤基因组临床应用工程实验室、深圳市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工程实验室、深圳市数字骨科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重大疾病体外诊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药物临床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医学重编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深圳市驯化器官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脑损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运动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11、深圳市研究所:6个

      深圳市血液病研究所、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深圳大学泌尿生殖研究所、深圳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深圳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12、深圳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3个

      深圳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脑血管病救治质量控制中心、

      康复治疗质控中心  13、引进国外“孔雀计划”团队:1个  王荣福肿瘤生物标准物与免疫细胞治疗团队。  14、引进“三名工程”团队:34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学科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专家团队;北京积水潭医院严重创伤骨科治疗团队;赵国屏院士精准医学团队;美国匹兹堡大学戴一凡教授异种器官移植团队;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及蒙特利尔神经疾病研究所团队;北京阜外医院高润林院士心血管病团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肾内科团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励建安院士康复医学团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应禄院士泌尿外科团队;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焕明院士产前筛查及重危产妇救治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骨肿瘤团队;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邵志伟教授乳腺外科团队;二军大长海医院景在平教授血管外科团队;医科院天津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血液肿瘤团队;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李华伟教授耳鼻喉科团队;三军大西南医院烧伤科吴军教授严重烧伤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脊柱外科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守珍教授专科护理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迎龙教授小儿心脏中心团队;北京协和医院金征宇教授放射影像诊断团队;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康来教授足踝外科团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纳米酶应用转化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姚咏明教授重症医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于布为教授麻醉科团队;北京协和医院刘晓红教授老年医学团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智广教授内分泌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团队;马歇尔教授胃肠道疾病国际诊疗中心 ;Spaulding 康复医院/MGH Bradley T. Hyman院士医养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妇科恶性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团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学浩院士肝脏外科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艺教授儿童神经康复专业团队。

      15、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

      近5年来,医院承担国家973项目“合成生物器件干预膀胱癌的基础研究”1项,973子课题1项;863课题3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其中2017年获得19项,连续6年位居深圳各医院之首;省市科研项目636余项,获批科研经费约4.78亿元。在2017年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公布最新的中国医院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我院进入全国百强,居全国第31位,深圳市第1位;在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专科排行榜”中,我院泌尿外科位列第23名、烧伤科位列第37名、骨科位列第82名、神经外科位列第91名。在深圳市“十二五”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我院排行第一,并且在单学科排行中获七个单项第一,位居各大医院首位。在2017年度深圳市医院科技影响力综合排名中,我院再次名列榜首,在全市29个学科科技影响力排名中,除总排名第一外,我院还有8个学科获单项冠军。

      16、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近5年来,医院在医学基础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和Cell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19篇专业论文,发表SCI论文428篇,其中2017年发表SCI论文152篇;在知名出版社出版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并获得一批省、市级科研成果及国家发明专利。

      三、教学情况

      医院作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建立了深圳市卫生系统第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始终坚持“医教协同”的发展理念,积极整合院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教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医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业4个,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0名;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26个,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82名;2014年获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深圳市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之先河。亦与中山大学医学部、南方医科大学等六所国内知名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成为其临床教学医院或研究生培养基地。此外,我院还是中山大学博士后联合培养基地。2007年获“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称号,2013年获批深圳市医院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年培养博士后已达34名(出站),目前在站博士后50名。

      借助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东风,努力实现十三五总体目标“创建区域诊疗中心,打造广深医疗高地,树立二院优质品牌”,全力打造“学科齐全、医技配套、功能完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持续发展”的研究型、智慧型医院。同时医院加强党的领导,狠抓行风政风、廉政建设,倡导良好的医院文化,再造就医流程,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我们坚信:有光荣传统的近三千名“二院人”,将能继续大力弘扬“敬业、爱院、团结、奉献”的医院院训,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 5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路1120号
    收录医生 946     评价 0         评级 5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名“深圳市中心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成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于1999年底建成开业,2001年9月,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纳入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体系。2011年,经广东省医院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编制病床800张,实际开放病床1200张。2015年新外科大楼投入使用后,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22.3万平方米,病床总数达1600-1800张。医院总资产达11.3亿元,拥有总价值超7.8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现有在岗员工2059人,其中拥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级技术人才681名,硕士以上学位人员535名,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112名。

    医院开设52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1个国家级合作重点学科、8个省级临床重点医学专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重点学科及实验室。医院开展的一大批医学高新技术和特色服务项目,吸引了深圳、香港、澳门以及周边地区的大批患者,还有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前来就诊。2014年医院年门急诊总量约29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4.98万人次,年手术量3万多台次。作为临床医学院,医院设立了内、外、妇、儿等二级教研室23个,三级教研室27个。年接收北京大学本科、研究生、临床实习生50多名,其他实习、进修人员100多名。现已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培养点5个,硕士培养点37个,共有硕士、博士导师108名。现承担10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0多项国家、省部、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和国家专利。

    医院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技术和学术方面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医院与日本东京癌研有明病院、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儿童医院建立了姊妹医院关系,并与国际知名的美国休斯顿医学中心、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麻省总医院、加利弗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和法国尼斯医学中心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多次互访增进合作。

    “仁心仁术,博学博爱”。伴随这一使命和责任的传承,年轻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将在“同享医学成果,共度健康人生”的路上,执着、坚定地不断前进!

  • 6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深南中路3025号
    收录医生 462     评价 0         评级 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地处深圳市福田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中山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逾60年的发展历史。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以其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的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形成“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努力跻身“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行列。

    深圳,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近40年间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是年轻人创业的天堂。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作为中山大学**一家坐落于深圳市中心城区(福田区)的直属附属医院,坐拥“深圳绿肺”深圳市中心公园,毗邻皇岗、福田两大陆路口岸以及建筑面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地下火车站福田站。随着广深港高铁通车,到达香港仅14分钟车程。

    中山大学按照“双一流”建设部署,“举全学校之力、聚各附院之贤”重磅打造附属第八医院,将医院作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山大学第八临床学院,是医学院建设重要支撑和高水平、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医院现由院本部、26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组成,职工2300余人。2019年,医院新大楼正式启用,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床位数1600余张,垂直绿化、空中花园、一床一窗等全新设计。

    目医院立足中山大学“双一流”战略布局,以需求为导向,确定优先发展以骨科、心血管内科两大重点学科,以点带面协同康复医学、影像学等多学科错位发展,加强建设以26家社康构成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全科医学中心,持续建设院本部公共实验平台和各学科特色发展的科研平台。此外,位于福田保税区近8000平方米的实验室正在装修筹备中。

    医院积极推进人才培育工作,已引进广东省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50余名,启动“杰出青年后备人才”工程,重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重点专科,着力建设医教研三大高地,努力建设成为“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 7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宝城龙井二路118号
    收录医生 380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又名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医院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开设病床1050张,有固定资产7.6亿元,其中仅MRI、直线加速器、64螺旋CT、SPET-CT、LA和DSA系统等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有300多台(套)。截止2012年底,全院有干部、职工1655人,其中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人,高级卫技人员365人。2012年门急诊总诊疗病人25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万多人次。医院现设职能科室26个,临床、医技科室51个,社康中心10个。

    现有重点专科9个:省级2个,临床护理、急诊医学科;市级1个,急诊医学科;区级6个,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普通外科。

    主要荣誉——★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8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深圳市罗湖区友谊路47号
    收录医生 395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坐落于罗湖商业闹市区,毗邻香港,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和社区全科医疗服务等功能为一身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罗湖区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始建于1957年4月,前身是“深圳公社卫生院”,1964年改为“宝安县人民医院门诊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医院与时俱进,旧貌换新,于1980年正式更名为“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2005年成为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并增名“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1年成为深圳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11年4月由深圳市卫计委认定为三级综合医院。 2017年成为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目前,我院有71个科室,设有40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和21个行政后勤科室。医院占地1.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20张,实际开放床位781张。

    医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人员梯队合理规划。截止2017年7月31日,医院共有职工169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1人(博士后6人)、硕士研究生20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4.65%;正高职称人员98人,副高职称人员161人,中级职称人员384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全院总人数的38.00%。市政府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

    学科建设进展迅速,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我院现有1个市级重点学科(妇科),1个省级特色专科(中医科),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示范单位,2个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消化内科、泌尿外科),1个市级中医特色专科(中医咳喘病专科),18个罗湖区医学重点扶持学科(骨外科、血管外科、临床药学、超声科、医学检验中心、肛肠科、生殖医学科、普外科、麻醉科、老年性认知障碍病房、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肿瘤内科、儿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罗湖医院目前有2个罗湖区医学重点实验室(精准医学实验室、液体活检实验室)。

    注重学科发展,推动科教研能力全面提升。我院设有内科、外科、儿科(新生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护理教研室、医技药教研室、全科医学教研室8个教研室;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在读及毕业研究生33名;2017年1-7月完成大学本科理论授课,培养本、专科实习生224名,目前在院大四学生60名,实习生本科学生148人,专科实习生76人,总计224人。

    医院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2017年1-7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358人次,举办各级继续教育项目20项,召开院内学术会议64场,2017年获批中国科技部精准医学重大专项1项,省自然3项,市级科技项目12项,获得各级科研经费资助1193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SCI 论文7篇,参编著作3部。并于2017年8月获国家自然基金合计7项资助。2016年获批深圳市三名工程5项(妇科盆底疾病团队、前列腺癌精准治疗团队、检验医学团队、肝胆胰外科团队、心血管病防治团队)。

    加大医院医疗设备投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全院在用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共551台,总资产4.26亿元。拥有深圳市唯一的一台伽玛刀治疗仪、128排(256层)极速螺旋CT、数字平板多功能动态X光机、飞利浦FD-20数字减影X光机(DSA)、核磁共振(MR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钬激光、腹腔镜、关节镜、电子胃肠镜等多项大型诊疗设备。ICU配有一整套功能完善的监护系统。手术室是目前最先进的层流手术室,能开展各种类型手术。同时,建立覆盖全国的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并提出“网络药师”、“网络放射医师”概念及标准。(以2017年7月的设备固定资产明细为准)

    “关爱、学习、奉献、创新”。伴随这一使命和责任的传承,奋进中的罗湖区人民医院将在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的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 9 深圳大学总医院
    深圳大学总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深圳市西丽大学城学苑大道1098号
    收录医生 422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临床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深大总医院”)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全额投资兴建,定位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是深圳大学第一所直属附属医院。

    深大总医院坐落于南山西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占地面积近9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竣工于2017年9月,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床位数800张,二期建设完成后,总床位数达2000张,总建筑面积将达约52万平方米。

    建院之初,深大总医院面向海内外延揽人才,吸引并整合了一大批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形成了由**医学学科带头人领衔、中层骨干力量与**青年医生组合而成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医疗专业人才梯队。截止2021年3月底,已到岗员工1354人,全院共引进44名学科带头人,引进国家级(全军)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副主任10人,省级重点学科主任/副主任8人,全国专科排名前十的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副主任9人。我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人。

    2018年6月27日,深大总医院正式开业,住院部于8月27日正式开放,截至2021年3月,已开设专科门诊36个、专病门诊139个、医技科室42个,病区23个。已开展手术18000余台,三四级手术超过总手术量占比约60%。医院将聚焦发展血液肿瘤科
      
     简介:深圳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作为医院重点建设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为一体的临床科室。“对接国…详细 
    、骨科(脊柱与关节)、器官移植中心三大主干学科,血管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口腔科等五个特色学科,以及体检中心、全科医学、VIP病房、多学科联合诊治(MDT)四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中心。

    医学是有温度的科学,是关爱生命的事业,建成一所富有人文关怀、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医院,是深大总院人的追求。深大总医院将秉承深圳开放包容、改革创新以及深圳大学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紧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风尚,凝聚建设健康中国的磅礴力量,努力建设深圳医疗高地,谱写深圳医疗卫生事业新篇章。

  • 10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6082号
    收录医生 490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创立于1952年,是深圳市东部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是龙岗区的急救、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保健中心,1998年被广东省卫生厅批准设置为三级医院,2005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2012年成功创建成为深圳市东部、龙岗区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1.05万m2,建筑面积16万m2,医院编制床位数1000张,实际开放病床909张。2011年,医院门急诊量约220万人次,住院病人约3.6万人次。

    医院现有员工214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80人,正高职称94人,副高职称200人,其中:深圳名医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博士21人、硕士211人。医院共有临床科室32个、医技科室13个、专科医院2个(手外科专科医院和耳鼻咽喉科医院)、社康中心21个。医院共有广东省特色专科1个(康复科)、深圳市级重点专科4个(康复科、介入影像科、鼻科、临床护理),龙岗区重点专科10个(介入影像科、耳鼻喉科、康复科、普外科、口腔科、妇科、神经内科、手外科、骨科、中心实验室)。

    医疗技术装备精良,拥有东芝320排(640层)CT 1台、飞利浦16排螺旋CT 2台、飞利浦1.5T超导核磁共振(MRI)1台、德国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1台、飞利浦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4台等先进设备。临床检验、中心实验室配有德国莱卡细胞遗传工作站、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等先进科研和检验设备,能满足医疗、科研、教学功能,是龙岗区医疗设备配置最齐全、医疗设备功能最先进的医院。目前,医院共有万元以上设备1531台,价值28136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设备41台,价值11860万元。

    医院能开展三级医院各项必备诊疗技术项目,目前已开展了臂丛神经移位、颅内肿瘤显微切除、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和介入治疗、颈椎前后路手术、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颈淋巴清扫次全喉切除新喉再造术、妇科各类肿瘤根治术等较高难度手术,曾成功救治了97%大面积烧伤(Ⅲ°创面75%)的危重患者。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耳鼻喉科等专科开展了以腔镜为特色的微创诊疗技术,心内科、肿瘤科、介入影像科开展了各类介入诊疗技术,腔镜和介入诊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医院创伤急救及应急救护力量雄厚,多次完成重大事故抢救任务,受到了政府和卫生部门的一致好评。

    医院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遵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承担着汕头大学医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遵义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等院校的本科临床教学任务。

    医院先后与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系、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缔结为友好医院,先后派出多批技术骨干到国外著名医学院校学习深造,努力打造国际交流平台,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力度。

    龙岗是2011年大运会主场馆所在地,作为龙岗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我院努力抓住迎办大运会和特区一体化的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夯实龙岗区域医疗中心的地位。医院“十二五”规划病床将达到1800张,目前我院正努力朝着“构建深圳东部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的愿景目标而不懈努力。

专家推荐

  • 北京协和医院

    陈民钧

    擅长: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陈民钧,女,临床检验研究员,教授(已退休),1933年出生,长沙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

  • 北京协和医院

    朱珠 药师

    擅长: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

  • 北京协和医院

    陆相云 主管护师

    擅长: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主管护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护士长,ICU专科护士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亚洲男科协会护

  • 北京协和医院

    茅枫 副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简历: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

  • 北京协和医院

    关竞红 主治医师

    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

    关竞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擅长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