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医院排行榜

广东广州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 广州新海医院、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院、 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 广州市越秀区正骨医院、 广东中能建电力医院、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展开】
  •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广东省广州增城市增江街光明东路1号
    收录医生 160     评价 0         评级 5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增城县卫生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司令部军医院与第六团卫生室合并组建而成,院址设在县城凤池书院,1951年迁至现址,1956年更名为增城县人民医院,1993年随增城撤县设市改称为增城市人民医院,2013年成为增城首家三级综合医院,2015年随增城撤市设区改称为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21年6月成建制移交广州医科大学,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医院,定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历经70余年风雨洗礼,医院从只有14名军医的卫生院发展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属地规模**、综合实力最强的公立医院。建院72年以来,医院赓续红色基因,在薪火相传中守护百姓生命健康,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医院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承担区域医学中心的使命,以执着的医志、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精湛的医术,矢志不渝护卫人民健康。砥砺前行,追求卓越经过72年的建设发展,医院的开放床位由原来的32张发展到881张,到2023年将实现1500张床位规模的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和专科建设持续加强,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科研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了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在基础建设方面,医院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不含在建工程),开放床位881张,拥有西门子Prisma3.0T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大C臂X光机及数字减影机(DSA系统)等大批先进诊疗设备,“十三五”期间,年诊疗人次达158.92万,年出院人次达3.19万,年住院手术例数达1.87万。医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现有员工1441人。其中,高级职称82人,中级职称364人,博士和硕士131人。在学科和专科建设方面,医院以群众急危重症救治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抓手,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着力提高地区医疗技术水平,目前设有28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1个临床实验室和4个教研室,以及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等重点专科。各学科竞争力不断增强,开展了一系列达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高难度复杂手术,并填补增城地区空白。依靠强大的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和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先后通过国家级认证,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标准版)、国家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救治基地,并成为增城地区内**一家进入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的医院。。医院还成立了创伤中心等救治中心,为增城地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研教学方面,医院注重医疗、教学、科研的协同发展。“十三五”期间,全院共获得各级科研立项51项,其中省级7项、市级18项、区级24项,其他2项;获得资助共计721.5万元,其中省级40.5万元、市级330万元、区级350万元,其他1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26篇,在核心期刊(CSCD)发表论文28篇。举办国家级继教班7项、省级继教班24项、市级继教班44项,多级别、多层次的科研立项及CME项目标志着医院的科研、教学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医院未来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合理的医疗收费、先进的医院管理,医院于2013年11月13日顺利通过广州市卫生局核定,成为增城区首家三级综合医院,开启了医院发展的新篇章。人民情怀,大医精诚医院积极发挥区内医学中心的引领作用,落实公共卫生责任,不断加强医联体建设,将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2017年,医院率先成为增城区“1+N”模式医联体的指导中心,推进7个临床中心及3个医技中心等医联体诊疗中心建设,着力提高全区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联体内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信息共享、共同发展,逐步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康复一体的医联体诊疗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胸痛、卒中及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建设,逐渐建立各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不断提高地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实现基层医疗水平的有效提升,更好地满足增城百姓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医院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秉承公益性宗旨,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近年来,医院在扶贫攻坚、对口帮扶、应急抢险、医疗保障、支边援外等工作上积极作为,外派医务人员支援多米尼克,轮派医师赴西藏、贵州驻点帮扶,多次承担特大事故和自然灾害伤员救治,主动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切实做好区域精神病、结核病防治工作,常态化开展惠民义诊、急救知识普及、健康宣教、尊老爱幼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抗击非典、H7N9、MERS等大规模传染性疾病中积极行动,表现出色。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医院勇担传染性疾病防控重责,作为区级定点收治医院,高效完成疫情防控和患者诊治任务,为我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支援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着力发挥区域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中心作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医院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婴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省文明医院”“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荣获“广东省不忘初心、大医精诚先进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百家**服务单位”“广州市医疗保险AAA级医院”以及“广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继往开来,铸就一流回首过去,在增城区委区政府人才引进、财政支持的关怀和帮助下,医院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展望未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在广州市和增城区两级政府以及广州医科大学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必将努力全方位融入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规划,充分依托广州医科大学在管理经验、科研教学、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优势,把医院建设成为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十四五期间,医院基础建设和高端医疗设备将实现跨越式提升。2023年,医院将实现编制床位1500张,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就医环境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医院逐步配备高端3.0TMRI、超高端螺旋CT、DSA(高端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直线加速器、手术导航系统、ECMO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筑就精准医疗新高地。十四五期间,医院将大力加强学科和专科建设,按照“补短板、强根基、筑平台、创特色、建高地”的建设思路,在重点高质量解决好老百姓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区域医学中心的软实力,打造一批省市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为属地百姓提供更加便利的就医条件,从而实现“大病不出区”的美好愿景。十四五期间,医院在功能和定位上将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深化“人民医院”职能的基础上,实现从医疗型综合医院到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转变。努力建设成为广州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以及广州医科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争成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搭建临床技能训练平台,为全区医护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场地和师资力量,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善现代医院治理体系。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绩效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智慧化、服务智慧化、医疗智慧化。十四五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将进一步深化落实医改精神,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逐步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康复一体的医联体诊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惠及基层群众。全力打造区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持续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创伤中心、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建设,并大力打造增城地区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中心,为健康增城、健康广州贡献力量。
  • 2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建设路51号
    收录医生 64     评价 0         评级 5

    区胡忠医院(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92年,由胡忠先生等香港同胞捐资,花都区政府投资兴建的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是我区**通过省级评审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医院从建院初期单一的口腔治疗中心,经过几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正确制定发展方针,科学管理,引进人才,不断扩大业务,十几年来,发展成为以妇产科、儿科、口腔科保健科为主要特色,内科、外科、五官科、康复科、美容科等科室齐全,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业务用房1.33万平方米。开设病床180张,职工总人数450余人,拥有一大批高中级技术人才。医院拥有全身CT机、三维B超、彩色B超、乳腺钼铑双靶X光机、腹腔镜、宫腔镜、呼吸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西门子牙科综合治疗机、种植牙机、耳声发射机、无痛分娩自控呼吸设备、麻醉机等医疗设备520多件。医院拥有**的空气层流手术室,挂号、计价、收费和各科室业务工作均实现了电脑化管理。 先后被评为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妇幼卫生先进单位、广东省“爱婴医院”、广州市爱国卫生模范单位、花都区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在2001年至2005年的全区卫生系统医疗质量和综合质量评比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医院拥有全身CT机、三维B超、彩色B超、乳腺钼铑双靶X光机、腹腔镜、宫腔镜、呼吸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西门子牙科综合治疗机、种植牙机、耳声发射机、无痛分娩自控呼吸设备、麻醉机等医疗设备520多件。

    先后被评为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妇幼卫生先进单位、广东省“爱婴医院”、广州市爱国卫生模范单位、花都区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在2001年至2005年的全区卫生系统医疗质量和综合质量评比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 3 广州新海医院
    广州新海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7号
    收录医生 42     评价 0         评级 5

    广州新海医院原名为广州海员医院,坐落在广州市风景绮丽的珠江江畔。医院创建于 1981年12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现隶属于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12月更名为广州新海医院,2007年11月正式挂牌为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为广州市国家级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广州市 120 急救中心定点救治医院、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省(市)公费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省(市)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广东药学院、广州医学院、广州市护士学校、肇庆市卫生学校等大、中院校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华南地区高级船员医护培训中心。

    广州新海医院占地面积 16800 多平方米,医院资产总计8000多万元,其中医疗设备资产总额3000多万元 ,拥有包括美国 GE 公司生产的高速螺旋 CT 机、日立 8 0 0 m A X 光机、美国惠普彩色多普勒诊断设备、电视腹

    腔镜、全能呼吸麻醉机、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广州新海医院目前床位编制310张、实际展开床位450张,设有24个临床和辅助科室,医院 在编正式职工 360多名,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120多名,全院年门、急诊量40多万人次。

    广州新海医院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广州新海医院逐步形成了具有海医特色的发展道路,并成功探索出五大发展模式,即以顾客为导向的医疗服务营销模式、以绩效提升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优质安全为导向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以高效低耗为导向的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和以人文为导向的医院文化管理模式。自 1998年以来,医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连续多年实现收支盈余,2001年至2007年连续7年被评为广东省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多次受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国资委、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海运集团、广州海运集团的嘉奖。

  • 4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院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广州市荔湾区长寿西路5号(长寿院区);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广雅路142号(广雅院区)
    收录医生 88     评价 0         评级 5
    荔湾区中医院是市区首家的区级中医院。现有职工247名,拥有高中级职称卫技人员数十名,其中6名中医专家荣获“荔湾区名中医”称号,他们是卢集森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沈坚华主任中医师、李雪丽副主任中医师、何国杨副主任中医师、孟杰副主任中医师、刘敏副主任中医师。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专科专病特色明显,是荔湾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我院的服务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救死扶伤为己任。现为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医院。荔湾区中医院设有:不孕不育专科、脑血管专科、针灸科、肛肠科、急诊科、内科、外科、男性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糖尿病专科、子宫肌瘤专科、乳腺病专科、抗骨增生专科、乙肝专科、白内障专科、推拿专科等;其中不孕不育是全国重点专科,脑血管病专科、针灸科、肛肠科为我院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并设放射科、功能检查室、检验室等辅助科室。住院部有病床86张;住院环境舒适,服务周到。设有脑血管病专科病区、内科病区、外科综合病区、妇科病区、眼耳鼻喉病区。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诊治特色和高质量的医疗水平。荔湾区中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1000MAX进口光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彩色B超检查仪,脑电地型图仪,全自动生化仪及血球计数仪,血流变检测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电测听力计,痔疮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平板心电图、电子胃镜、电子肠镜、阴道镜、宫腔镜、前列腺治疗仪、高频热疗机、减重步态治疗仪、药物熏蒸床、康复治疗床等。
  • 5 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
    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广州市荔湾区东漖南路238号
    收录医生 44     评价 0         评级 5

    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东漖南路238号,是一所按“二级甲等”标准建设的妇幼保健专科医院,集预防、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荔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中心。医院毗邻环境优美的花地河畔,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50平方米,交通便利,距离广州市地铁1号线坑口站约10分钟的路程。规划设置床位200-250张,目前开放床位110张。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5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8人,占86%,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2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1人。

    医院医疗设施设备完善,有美国GE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进口数字化X光摄像系统、东芝500mA胃肠机、德国STORZ腹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毛细血管电泳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多参数麻醉气体监护仪、等离子宫腔镜、新生儿呼吸机、远程胎儿监护和中央监护系统、听力筛查仪、视力筛查仪、骨强度仪、乳汁营养成分分析仪等大型医疗和专科设备,能较好满足辖区居民群众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医院围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急危重症、医学技术和公共卫生五大学科群设有妇科、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内科、外科、五官科、口腔科、中医科、男性科、不孕不育科、计划生育科等二十几个专科,为妇女儿童和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保健和医疗服务。

    医院布局规范,流程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环境优美舒适,在广州市城区级妇幼保健院中首屈一指。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放射科、检验科等按照专业规范要求进行高规格的装修。手术室配备了**的层流空气净化系统,达到三甲医院手术室洁净要求。B超室购置了近300万元的美国机翼三维彩色超声设备,图像清晰,准确率高。放射科配备了全新日本进口的数字化X光摄像系统,拍摄的图片清晰准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按卫生部最新标准设计和布局,拥有空气静化系统和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离子灭菌器等先进的设备设施。在医疗服务方面,医院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了围产医学中心、妇女健康中心、儿童健康中心,为妇女儿童和居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连续、完整的系统化服务。

  • 6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305号
    收录医生 20     评价 0         评级 5

    白云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59年,位于天河区广州大道中1305号,占地面 积近22亩,是广州市首家获批“二甲”的区级综合性医院,并荣获广东省文 明医院光荣称号。

    医院注重科技兴院,积极引进**人才,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 护理等专业与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药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了大量**医务 人员。

    医院一直承担白云区各项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也是白云区区 属**一所同时具备医疗、教学和科研资质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目前人员编制数为570人,专业技术人员500余名,高级职称80余人,其 中正高8名,中级职称200余人。

    设有病床310张,实际床位350余张,平均年住院病人8千多人次,年门诊 量40多万人次,年手术量2500多例,年抢救危重病人约1500人。

    医院本部设置有急诊、内、外、妇产、儿、传染、中医(中西医结合)、五官、眼科、口腔、皮肤、麻醉、功能检查、放射、检验、病理和药 剂等20余个专业学科和科室,另设有水荫路、区委、老干局、看守所门诊部等多个分支机构。

    临床医疗内科细分有呼吸、心脏、肾病、内分泌、消化、老年病、慢性病、肿瘤、康复等,外科有创伤、骨科、矫形、颅脑、胃肠、肝胆、泌 尿、腔镜等多个二级专业学科。建设有白云区骨科矫形治疗中心、神经外科、血液透析中心、心血管、呼吸、神经内科及中西医结合、干部病区等 多个市区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科。医院拥有原装进口荷兰飞利浦锐影(HD11—XE)三维高档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及美国通用(GE)Voluson S8四 维专业妇产彩色超声诊断仪、德国进口西门子16排螺旋CT、西门子DR和柯达CR数字化X光设备、美国进口彩色颈颅多普勒、美国通用和阿克苏彩色 B超、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日立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希森美康全自动血球计数仪、雅培全自动发光免疫检测仪、梅里埃微生物实验鉴定仪、日 机装血液透析机等一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

  • 7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南园大街1号之一
    收录医生 38     评价 0         评级 5

    海珠区中医医院创建于1981年,是一间以中医药为主、中西结合的专科医院,属国家医疗机构,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医院称号。已纳入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单位。

    海珠区中医医院门诊部楼高七层,面积达1600平方米。开设住院部和老年病、慢性病康复区,设有手术室、ICU(重症监护)室,病床45张,分别在海珠区南华东路636号。分院有小港门诊部及社区服务站,分别在海珠区小港路156号,面积180平方米。桥东门诊部,分别在东晓路桥东街16号,面积125平方米。第三门诊部,分别在海珠区晓港湾侨港路49-51号,面积183平方米。

    海珠区中医医院本院、分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日均门诊量为500人次,分别由市名中医区名中医和多名市名老中医的师承人主持各专科、专家门诊工作,拥有水平较高的专业骨干队伍和先进的诊疗设施。开设中西医、内、外、妇、儿、骨、五官、预防保健科、以及咳喘病、冠心病、腰腿痛、颈椎病、中风偏瘫、痔疮、高血压、雀斑暗疮、老年病、慢性病、精神病等疑难病种专科。同时,运用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特点,开设针炙、理疗、推拿、拨火罐、激光、药物喷喉、耳压贴药、穴位注射、穴位敷贴、乳腺红光、红外线乳腺检查、智能胃肠电图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超短波、中频及手术等多种专业手法治疗疾病。

    海珠区中医院特色门诊设有正骨、针炙、推拿、理疗科。该科运用中医原理,采用中医中药和各种物理治疗手法医治疾病。对各种老年病、慢性病、多种痛症、痹证、骨伤、痔疮、肿瘤、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等都有明显疗效,已形成特色门诊,求医者众。

    海珠区中医医院还承担滨江地区上门出诊、家庭病床、妇女围产保健、计划生育手术、儿童保健及免疫接种、辖区内社区家庭保健和厂、企、学校、托幼单位人群的防疫、体检、康复、精神病、高血压病防治和管理等卫生保健任务。

    海珠区中医医院住院主要收治内、外、妇、儿、骨科和老年病、慢性病病人、以及患有多种疾病、顽固性疾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护理或晚期癌肿和危重病人。对收治的病人,可根据其家属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方法治疗和用药。对身体尚可,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可提供健康益寿的调理和托管服务。本院住院部配备了一批现代医疗设备。配备多副主任和主治医师查房和管理。拥有一支技术较强有骨干队伍。能够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诊疗和精心的护理报务。

  • 8 广州市越秀区正骨医院
    广州市越秀区正骨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49号
    收录医生 12     评价 0         评级 5
    1959年3月,广州市正骨医院的前身北区正骨医院正式创办,从最初的3间平房、10来名工作人员发展到今天享誉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骨伤专科医院,正骨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既是是一部励精图治、追求卓越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广博慈爱、服务人民的奉献史,凝聚了几代人艰苦奋斗、悉心耕耘的心血,创作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奇迹。

      广州市正骨医院是公立非营利性公医医保和工伤定点医院,医保AAA单位,位于东风中路449号,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二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被评为“广州市中医名院”。医院拥有业务用房11800平方米,员工463人(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93人、博士9名,研究生40名)。

      正骨医院设有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手术室、ICU、康复科、药剂科、放检科等临床科室。门诊部开设常见病诊室、24小时急诊、专家诊室、骨折诊室、疼痛专科、骨质疏松症专科和运动创伤专科。年门诊量559148人次,住院10196人次,手术7223台,“正骨手法研究室”保守治疗骨折脱位年均1万例。医院拥有240张病床,分为肩肘、小儿创伤病区、骨盆髋关节专科病区、运动创伤病区、足踝外科病区和脊柱专科病区。其中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有:髋关节专科、运动创伤专科、足踝外科和脊柱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强省专项有:小儿骨科;广州市“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有:中西医结合小儿骨科、老年髋关节疾病专科;广州市重点专科有:运动创伤专科;广州市中医重点建设专科有:中医正骨科。医院设立“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正骨手法整复研究室”,“黄氏理伤手法研究室”,“黄氏筋伤针法研究室”,“骨质疏松症研究室”。

      正骨医院坚持以科研推动临床发展,鼓励开展医学研究,近十年获得省级科研立项27项,市级科研20项,区科技局30项。医院为基层医院和港澳台地区的多家公立、私人医院培训了众多的中医骨伤科专业医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医院,香港针灸学会、香港筋经学院的教学基地,承担研究生和本科生、专科生的教学实习任务。

      正骨医院献方研制的“701跌打镇痛膏”行销国内外。自行研制生产的“无名异活络油”、“万应理伤膏”、“双香贴膏”、“石膏软膏”、“续骨油”、“续骨酒”、“骨棱外洗颗粒”、“万通外洗颗粒”等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并深受国内外患者的欢迎。

        医院紧跟时代脉搏,设立全国首家医学VR实验室。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继续弘扬中医国粹,大力发展正骨事业,将医院建设成为临床与科研有机结合,中医药特色浓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骨伤科医院。
  • 9 广东中能建电力医院
    广东中能建电力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门诊部: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2957号志诚楼;住院部: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3375号大院(广电工程局大院内)
    收录医生 44     评价 0         评级 5

    广东中能建电力医院(原广东省电力一局医院)创建于1956年,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和广州市“120”医疗急救网络医院,是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保定点单位。医院原隶属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电力工程局有限公司,2015年4月划归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资产管理中心。

    医院设置病床200张,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麻醉科、五官科、口腔科、血液透析科、康复理疗科、中医科等临床医疗科室;并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胃肠镜室、高压氧等医技、辅助科室。

    医院重点专科为产科、创伤外科和健康体检科。医院健康体检科于2014年增设“职业健康监护专业”,是广东省职业病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之一,是省内各单位职业健康监护,体检的首选医院.该科配备有DR数字流动体检车。

    医院现有员工310人,拥有医技人员242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60人。随着医院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能开展各类专科手术,如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腹腔镜、关节镜等微创手术;显微镜下神经、血管、输卵管吻合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及颅脑、胸腔、腹腔、子宫全切、脊柱、关节置换等复杂手术;开展高血压脑出血及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微创锥颅碎吸术”,特别是对各种心脑血管病及疑难、危重病抢救成功率较高。医院还聘请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教授定期到医院进行专家门诊、查房和手术指导,提升了医院诊治疑难重症的技术水平。

    近年来,医院先后配置了日本东芝螺旋CT、德国西门子数字化摄影系统(DR)、德国西门子彩超、德国狼牌腹腔镜、日本东芝(500AM)X光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电子肠镜、动态心电图机、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体外震波碎石机、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系列设备等先进医疗设备,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

  • 10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广州院区:广州市白云区启德路68号;从化院区: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温泉东路117号
    收录医生 32     评价 0         评级 5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归属于广东省卫生厅。是全国工伤康复综合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师培训中心,华南地区首家三级康复医院,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也是广东省省直、广州市和从化市的公费医疗单位,广州市和从化市医保定点机构,省内各地市以及省外多个城市的工伤康复协议医院。中心主要为工伤职工及其他伤残人士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康复辅助器具装配等服务,为各地企业的参保职工提供工伤预防性职业健康检查等服务,是全国首家集临床、康复、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工伤康复专科机构。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含广州院区和从化院区),设有12个康复病区近600张床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专业技术团队,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其中专业康复治疗师2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0%;博士、硕士占15%,香港及海外培养的高学历治疗师约占全国十分之一,成为全国康复治疗类别最齐全、康复训练场所面积**、康复技术人才最集中的工伤康复机构。

专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