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朦胧状态的临床特点是意识范围的缩小或狭窄,同时又伴有意识清晰水平的降低。意识活动集中于较狭窄而孤立的范围以内,病人只对这部分体验能够感知。由外表来看,病人尚能保持相当正常的行为,可能完成某种速续的行动,但是对这一范围以外的事物感知、判断则有困难,甚至给以不正确的评价。病人在此种状态下,还可以出现定向力障碍,片断的幻觉、错觉和妄想,并可在幻觉、妄想支配下产生攻击或危害周围人的行为。意识朦胧状态一般是发作性的,长突然产生,突然终止,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可由数分钟至数小时,有的可长至数日,但较少见。发作后一般多陷入深度睡眠,意识恢复后常伴有完全性遗忘,少数情况可有部分性遗忘。个别情况的幻觉、妄想在意识障碍终结以后的第一分钟内仍可保留,以后才完全消失。此种情况称为晚发性遗忘。朦胧状态在临床上较多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及癔症,但在反应性精神病颅脑损伤、感染中毒以及躯体疾病中都可见到。
1. 一过性意识蒙眬
烹调综合征(cooks syndrome)由 Kwork首次报道,吃中国食物后,发生一组复合症状——面、颈、上胸、背和手臂有“烧灼”、“压迫”、“绷紧”或“麻木”等感觉或全身倦怠感,伴有心悸的发作性症状,称之为中国餐馆综合征。其别名尚有美味综合征、中国头痛、吃中国食物后综合征、日本餐馆综合征等。以往亦有称谷氨酸摄入过量综合征。
可并发心悸和窦性心动过速、眩晕、一过性意识蒙眬以及剧烈头痛和呕吐。
2. 意识模糊
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