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蜂窝织炎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一般在正规综合三甲医院的典型病例治愈率80--9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水肿 高热 寒战 发炎 脓肿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蜂窝织炎治疗?

蜂窝织炎一般治疗

  1.全身疗法

  (1)早期要给予足量高效抗生素。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1~1.5g/d静点。或选用环丙氟哌酸0.2g/次,每日2次静点。口服氟嗪酸0.2g/次,每日2次。也可用先锋V号6g/d静点,或选用抗菌谱较广的头孢类抗生素。一般疗程10~14天,在皮损消退后应维持一段时间。

  (2)补充维生素,如VC、复合维生素B等。

  (3)对症处理,给止痛、退烧药,如APC和去痛片等。

  2.局部疗法

  (1)已化脓者,应切开引流。

  (2)局部湿敷,用50%硫酸镁或生理盐水,然后外用10%鱼石脂软膏包扎。

  (3)局部紫外线照射或超短波等物理疗法。

蜂窝织炎辨证论治

  1、中医疗法:

  本病应首辨发病部位,以明确病之轻重;一般发生在结喉处者,病变较重,来势暴急,应当重视,其次为颈部两侧,病情易变。再者本病应辨清风热和湿热,有时风热容易兼挟湿热,都需进行辨证论治。

  1)风热侵袭

  证候:局部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头痛,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析:风热病毒挟痰蕴结于颈、喉结、脐等部位,热壅血瘀,血肉腐败而发上证。

  2)湿热挟毒

  证候:局部红、肿、热、痛,容易化脓,化脓后脓出臭秽,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析:湿热挟毒薰蒸肌肤,毒壅肉腐,肉腐为脓。舌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征。

  2、中医偏方:

  本病根据其转化,应根据不同阶段,灵活应用消、托、补三法,初、中期应用疏风清热,解毒散结,清利湿热。后期应酌情应用补法。

  辨证选方:

  1)风热侵袭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合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20g,板蓝根30g,赤芍15g,薄荷10g,黄连15g,大青叶15g,蒲公英15g,牡丹皮15g,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湿热挟毒

  治法:清热利湿,和营托毒。

  方药: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30g,车前子(布包)30g,苦参15g,黄连12g,木通15g,瞿麦30小龙胆草30g,川牛膝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外治法:

  1.破溃:宜提脓祛腐,用八二丹或九一丹,并用药线引流,再用金黄膏或玉露膏盖贴。

  2.收口:脓腐已尽,宜生肌收敛,以生肌散掺入疮口中。

相关推荐

蜂窝织炎相关医生

更多>

  • 王宝玺,主任医师
    王宝玺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

    擅长疾病:皮肤性病,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HPV感染性疾病

  • 晋红中,主任医师
    晋红中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

    擅长疾病:银屑病、皮肤红斑狼疮、皮肌炎、大疱性疾病、血管炎、湿疹等免疫及过敏性疾病;面部美容性疾病;性传播疾病;皮肤病理。

  • 刘跃华,主任医师
    刘跃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

    擅长疾病:大疱病、皮肤血管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免疫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

  • 孙秋宁,主任医师
    孙秋宁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

    擅长疾病:一、面部美容相关性皮肤病及面部年轻化的微整性治疗:1、面部年轻化的非手术的微整形治疗:肉毒素减轻眉间纹、眼角纹、额纹、矫正咬肌肥大(瘦脸)、腋下及手足多汗症等;透明质酸填充:面部组织缺损及矫正治疗:法令纹、木偶线、苹果肌、眼睑下陷等部位的矫正治疗;2面部美容相关性皮肤病:青春期痤疮、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湿疹、面部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性皮肤病;3、面部美容相关的护肤指导、咨询;4、面部色素问题(太田痣、黄褐斑、雀斑、老年斑等)的激光及其联合治疗;二、自身免疫及感染性皮肤病,如:局限及系统性硬皮病、细菌及

  • 郑和义,主任医师
    郑和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

    擅长疾病:湿疣,疱疹,湿疹皮炎,荨麻疹,银屑病等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性病。

蜂窝织炎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