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口炎 )

别名:
口腔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多发人群:
婴幼儿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口粘 流口水 口咽部水疱状损害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口炎治疗?

口炎辨证论治

口炎中医治疗

 1.风热袭表

  治疗原则 疏风清热。

  方药运用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竹叶、牛蒡子、板蓝根、薄荷、甘草梢。发热重者加柴胡;小便黄赤者加通草、车前草;口干欲饮者加芦根、天花粉。咽痛者加射干、虎杖。

  2.脾胃积热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药运用 凉膈散加减:黄芩、黄连、栀子、生大黄(后下)、连翘、竹叶、薄荷、芒硝、甘草、蜂蜜。口渴烦躁者,加生石膏、知母;小便短少者,加生地、通草;溃烂不收口者,加人中白、五倍子;大便不实者,可选用清热泻脾散清泻心脾积热。

  3.心火上炎

  方药运用 泻心导赤汤加减:黄连、生地、竹叶、通草、白茅根、灯芯草、车前草、甘草。 热盛者,加栀子、黄芩;热伤津液,口干欲饮者,加芦根、麦冬、天花粉;烦闹多啼者,加黄连、珍珠母。

  本型口疮也可选用五倍子泻心汤(五倍子、薄荷、生甘草、竹叶、生大黄、炒槟榔、黄芩、黄连、连翘)治疗。

  4.虚火上浮

  治疗原则 滋阴降火。

  方药运用 知柏地黄汤加减:生地、黄柏、知母、山茱萸、茯苓、山药、泽泻、丹皮、玄参、五味子、麦冬等。邪热稽留,耗伤津液者,加石斛、旱莲草、沙参等;肝肾阴虚者,加肉苁蓉、女贞子、菟丝子;盗汗少寐者,加酸枣仁、龙骨(先煎);午后潮热者,加知母、地骨皮。

  若是长期腹泻而反复发作口疮者,多以脾气虚弱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升麻、葛根治之。心肾阴虚口疮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合补心丸化裁治疗。热病后期,热邪灼阴,阴液亏耗;虚火上炎所致口疮,可用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玄参、贝母、丹皮、白芍等)治疗。

相关推荐

口炎相关医生

更多>

口炎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