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 )

别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毒性淋巴结炎,亚急性淋巴结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患者多见于青春期,年龄在10...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白细胞减少 肝脾肿大 高热 粒细胞减少 弛张热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坏死性淋巴结炎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多见于青年女性,以春夏发病较多,部分患者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咽峡炎史等。

  2.发热 热型不一,可呈弛张热、低热或不规则热、最高可达39~40℃,亦可呈间歇性发热,部分患者体温可正常。发热持续1~2周,个别患者可持续高热达1~2个月或更长,一般可自行消退。

  3.淋巴结肿大 多位于颈部,亦可累及腋下、锁骨上、肺门、腹股沟等部位,活动,质地较软,起病急者常伴疼痛或压痛,局部无明显炎症表现。淋巴结常随发热高低而增大或缩小。这与淋巴瘤和恶组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肿大、质地韧或较硬,进行性增大而无压痛的特点不同。

  4.皮疹 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表现为荨麻疹、丘疹、多形红斑,往往为一过性,持续3~10天后消退。

  5.肝脾肿大 30%左右的病例可见轻度肝大,50%的病人亦可呈一过性脾大,发热消退后即可恢复正常。

二、诊断

  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根据三大主要表现:①轻度痛性淋巴结肿大,以颈腋部淋巴结为主;②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对糖皮质激素敏感;③一过性白细胞减少,特别有粒细胞减少。次要表现:血沉增快,一过性肝脾肿大,皮疹,难以用其他疾患解释的多脏器损害,结合肿大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可确立诊断。

相关推荐

坏死性淋巴结炎相关医生

更多>

  • 刘澎,主任医师
    刘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擅长各类血液病,特别是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及各类贫血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积极开展了干细胞新移植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开展为相关疾病患者改善疗效、延长生存提供了有效手段。

  • 徐建民,主任医师
    徐建民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

  • 顾静文,
    顾静文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各种贫血和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陈字,副主任医师
    陈字 副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 周建国,
    周建国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疑难血液病诊治,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白细胞减少症,MDS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友病,抗凝血治疗等

坏死性淋巴结炎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