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

别名:
心律不齐,心律不整,心律紊乱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需要终身治疗,目前不能治愈
多发人群:
每个人 ,大部分是老年人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心悸 心慌 二尖瓣脱垂 奔马律心音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心律失常就诊?

心律失常就诊指南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心律失常挂什么科室的号?心律失常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心律失常要做哪些检查?心律失常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心律失常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心律失常患者就医,解决心律失常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胸闷 心悸 最佳就诊时间 出现情况就需要今早治疗 就诊时长 1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2-4周 就诊前准备 带好影像资料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治疗情况如何? 5、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体格检查 (1)听诊:心律失常的70%可通过听诊发现,如能有序地注意其频率与节律的变化,则能做出初步判断,例如过早搏动,可听到提前的心脏搏动和代偿性间歇,如阵发性室上速,可听到快速而规律的心脏搏动;而心房颤动则听到杂乱无章的心脏搏动,无论是强度,频率,节律,均无章可循,总之,心脏听诊既是内科医生的基本功,亦是临床发现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2.心电图 :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 3.心脏电生理 临床电生理研究是采用心脏导管记录心脏内各部位心电图,并且用脉冲电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一种心律失常研究方法 诊断标准 (1)详尽询问病史。 (2)认真观察颈静脉和心脏搏动状况。 (3)仔细听诊以发现心律特征。 (4)及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长Ⅱ,长V1导联不少于30s)。 (5)必要的其他检查(DCG,食管调搏等)。 (6)综合分析后,得出正确诊断。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便捷的方法,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性质的重要依据。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为: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Ⅰ、Ⅱ、aVF、V4~V6直立,在aVR倒置)。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

相关推荐

心律失常相关医生

更多>

  • 张玉霄,主任医师
    张玉霄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各类起搏器、转复除颤器(ICD)、心衰再同步化起搏器(CRT)植入、希浦系统生理性起搏及各类起搏器术后管理,冠心病支架植入及心理失常的药物和射频消融治疗。对难治性高血压、危重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多器官疾病、心力衰竭的治疗经验丰富。

  • 王受益,
    王受益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

  • 韩自勋,
    韩自勋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

  • 董乃琪,
    董乃琪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风心,心肌炎

  • 曾秋棠,主任医师
    曾秋棠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临床专长为介入心脏病学,在导管室工作20年,熟练掌握各类心脏疾病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等。

心律失常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