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鼠剂中毒(杀鼠剂中毒 )

别名:
磷中毒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20--5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恶心 抽搐 齿龈出血 鼻衄 出血倾向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杀鼠剂中毒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是由于误食或自杀口服等导致。误食杀鼠剂或毒饵是儿童杀鼠剂中毒的最主要方式。

  二、发病机制

  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机制是干扰肝脏维生素K,抑制凝血因子II、VII、IX、X,影响凝血酶原合成,使凝血时间延长;代谢产物可破坏毛细血管壁。人口服后3~4天才出现症状,有蓄积作用,维生素K1为特效解毒剂。

  毒鼠强是不需代谢即发生毒作用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杀鼠剂,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拮抗γ-氨基丁酸(GABA)的结果。GABA是脊柱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有力而广泛的抑制作用。GABA的作用被毒鼠强非竞争性抑制后,中枢神经系统呈过度兴奋致惊厥。

  有机氟类杀鼠剂可通过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吸收。其中毒机制为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脱氨基转化为氟乙酸,氟乙酸钠则直接形成氟乙酸。氟乙酸与细胞内线粒体的辅酶A作用, 生成氟代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反应,生成氟柠檬酸。由于氟柠檬酸与柠檬酸虽在化学结构上相似,但不能被乌头酸酶作用,反而拮抗乌头酸酶,使柠檬酸不能代谢产生乌头酸,导致中断三羧酸循环(谓之“致死代谢合成”),使丙酮酸代谢受阻,氟柠檬酸积聚,妨碍正常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为主的毒性损害。

相关推荐

杀鼠剂中毒相关医生

更多>

  • 蒋青伟,主治医师
    蒋青伟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胰胆疾病(胰腺和胆管肿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管结石等)、胃肠息肉和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

  • 芦波,主治医师
    芦波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 谭蓓,主治医师
    谭蓓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消化内窥镜胃镜、结肠镜等操作技能。

  • 史冬雷,主任护师
    史冬雷 主任护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急诊科

    擅长疾病:急诊急救护理知识;心肺复苏技术指导;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指导急诊就医,按病情分级就诊等);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护患沟通。

  • 潘国宗,主任医师
    潘国宗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常见病及疑难病,各种肠病、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肿瘤等。

杀鼠剂中毒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