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

别名:
子宫淋巴管内间质肌病,子宫淋巴管内间质异位症,子宫内膜间质异位症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
多发人群:
好发年龄在55岁左右女性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肚子疼 腹胀 阴道不规则出血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起源于子宫颈内膜的间质细胞,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多数来自子宫内膜间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只是沿扩张的淋巴管或血管生长,其仍起源于内膜的间质细胞。

  二、发病机制

  1.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1)大体形态:

  ①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有2种大体形态:

  A.肿瘤形成息肉状或结节,自宫内膜突向宫腔或突至宫颈口外,肿瘤体积比一般息肉大,蒂宽,质软脆,表面光滑或破溃而继发感染。

  B.肿瘤似平滑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常浸润子宫肌层,呈结节状或弥漫性生长,与子宫肌层之间界限不清。

  ②肿瘤切面质地柔软,均匀,似生鱼肉状,组织水肿,伴出血,坏死时,则可见暗红,棕褐或灰黄色区域;亦可见囊性变区,但出血,坏死不如高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多见。

  ③宫旁组织或子宫外盆腔内可见似蚯蚓状淋巴管内肿瘤,质如橡皮,富有弹性,此为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常见的特征。

  (2)镜下特征(图1):

  ①瘤细胞像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大小一致,卵圆形或小梭形。

  ②核分裂象≤5~10个/10HPFs。

  ③肿瘤内血管较多,肿瘤沿扩张的血管淋巴管生长,呈舌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

  ④具有广泛的间质透明变性。

  ⑤部分肿瘤含Call-Exner小体样结构,部分肿瘤含上皮样分化区,形成子宫内膜样腺体,小管,细胞巢及条索,如果这些成分较多,则形成卵巢性索样成分(ovarian sex cord-like),这种成分呈vimentin,desmin,actin阳性,说明其为肌样分化成分,而非上皮成分。

  ⑥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可阳性,DNA倍体多为二倍体。

  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1)大体形态:

与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似,但肿瘤体积更大,出血坏死更明显,有的病灶类似子宫内膜癌和子宫中胚叶混合瘤,缺乏蚯蚓状淋巴管内肿瘤的特征。

  (2)镜下特征(图2):

  ①瘤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异型性明显,可找到瘤巨细胞。

  ②核分裂象≥10个/10HPFs,常超过20~30个/10HPFs。

  ③瘤细胞可排列成上皮样细胞巢,索和片状。

  ④瘤细胞可沿淋巴窦或血窦生长或侵入肌层。

  高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常有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可有肉眼侵犯肌层。

相关推荐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关医生

更多>

  • 牛刚,副主任医师
    牛刚 副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多年来一直从事妇科临床工作。熟悉妇产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不孕症、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及子宫畸形等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姚书忠,主任医师
    姚书忠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使用妇科腹腔镜和宫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妇科疾病。

  • 沈慧敏,主任医师
    沈慧敏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妇科肿瘤与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治。

  • 梅卓贤,主任医师
    梅卓贤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妇科炎症性疾病,妇科肿瘤及女性性传播疾病的诊治

  • 杨国奋,主任医师
    杨国奋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擅长疾病: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腹腔镜、宫腔镜、开腹、阴式等途径的手术操作,尤其在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炎症、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卵巢囊肿、和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及妇女保健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