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憩室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60-70%
多发人群:
40岁-60岁中年人,男略多于女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腹胀 恶心 右上腹痛 腹部不适 发炎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十二指肠憩室是怎么回事?

  十二指肠憩室病因

  十二指肠憩室主要是先天性发育不佳,造成十二指肠肠壁局限性向外呈囊状突出(原发性憩室)或由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形成的疤痕牵拉所引起(继发性憩室)。

  1、发病原因

  憩室产生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多认是先天性肠壁局限性肌层发育不全或薄弱。在肠内突然高压或长期持续或反复的压力增高时,肠壁薄弱处,肠壁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脱出而形成憩室。亦可由于肠壁外炎症组织所形成粘连瘢痕的牵导致憩室的发生。因此不同类型的憩室,其产生原因也有所不同。

  1).先天性憩室

少见,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即存在。憩室壁的结构包括肠黏膜、黏膜下层及肌层,与正常肠壁完全相同,又称为真性憩室。

  2).原发性憩室

因部分肠壁有先天性解剖上的缺陷,由于肠内压增高而使该处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向外脱出形成憩室,此种憩室壁的肌层组织多是缺如或薄弱。

  3).继发性憩室

多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收缩或慢性胆囊炎粘连牵拉所致,故均发生在十二指肠的第1部。又称为假性憩室。

  2、发病机制

  1).好发部位

十二指肠憩室以单发性多见,多发性的很少。原发性憩室的70%位于十二指肠的第二部,20%的憩室位于十二指肠的第3部,10%位于第4部。继发性憩室则多在十二指肠的第1部。约85%憩室位于十二指肠第二部内侧壁,其中绝大部分又位于乳头附近。由于憩室与穿过十二指肠内侧缘的血管和胆总管密切相关,因此认为十二指肠憩室系由肠壁经过这一弱点逐渐向外突出所致。此处憩室多位于胰腺表面或胰腺后面,甚至嵌入胰腺组织中。常因此可引起梗阻,产生胆管炎及胰腺炎等并发症。

  2).病理改变

憩室的大小、形态各异,依其解剖位置,肠内压力影响及产生憩室的时间长短有关。一般为0.5~10cm大小,形状可呈圆形、椭圆形或管状等。憩室颈部大小与症状的产生有关,颈部开口较宽者,憩室的内容物容易引流出来,可以长时间无症状发生;如开口狭小,或因炎症反应导致开口狭小、憩室增大,则肠内容或食物进入憩室后滞留其中,致食物残渣腐败,细菌感染产生憩室炎、肠石和其他并发症。

  3).病理分型

根据憩室突出方向与十二指肠腔的关系,可分为腔内型憩室和腔外型憩室。临床常见的为腔外憩室,而腔内憩室罕见。

  (1)腔内型憩室:

憩室壁是由两层肠黏膜和其间少许黏膜下结缔组织构成,呈息肉状或囊袋状附着于十二指肠乳头附近,于肠腔外触之如似肠腔内息肉。部分病例十二指肠乳头位于憩室内。故易引起胆道、胰腺疾病以及十二指肠腔内堵塞,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此类病例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先天性畸形。

  (2)腔外型憩室:

憩室多为圆形或呈分叶状,颈部可宽可窄。多为单个,约10%病人可有两个以上腔外憩室或并存其他消化管憩室。70%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与胰腺在解剖上关系密切,30%在横部或上升部。

相关推荐

十二指肠憩室相关医生

更多>

  • 蒋青伟,主治医师
    蒋青伟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胰胆疾病(胰腺和胆管肿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管结石等)、胃肠息肉和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

  • 芦波,主治医师
    芦波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 谭蓓,主治医师
    谭蓓 主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统(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消化内窥镜胃镜、结肠镜等操作技能。

  • 潘国宗,主任医师
    潘国宗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系常见病及疑难病,各种肠病、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肿瘤等。

  • 钱家鸣,主任医师
    钱家鸣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胰腺癌,胰腺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疑难杂症。

十二指肠憩室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