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

别名:
口形红细胞增多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新生儿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红细胞增多 口唇麻木 肤色赤红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的见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溶血病,继发见于急性酒精中毒、肿瘤、心血管瘤、肝胆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

  二、发病机制

  口形红细胞的主要病变是细胞内钠含量显著增高,钾轻度降低。由于细胞对钠的通透性增加,使钠从细胞外持续渗入细胞内,虽然Na-K ATP酶活性显著增加(比正常增高6~10倍),但仍不能代偿钠的内漏。大量钠内漏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水肿、肿胀,体积增大,而Na-K泵功能代偿性增强则使ATP利用增加,葡萄糖消耗增加,乳酸积聚。糖代谢中的酶正常,ATP酶正常。Na-K泵主动转运钠钾的比例失调(正常为3∶2,HST可高达26∶1)。细胞膜这种离子通透性变化的分子病变不明。最近发现膜内stomatin(区带7蛋白中的一种)含量减少,但其基因正常。离子通道的孔径和所带电荷正常,膜脂质含量正常或增高,脂质转化正常。膜蛋白电泳正常,但膜收缩蛋白的磷酸化异常。口形红细胞在体外经二甲基亚氨酸酯(dimethyl adipimidate)处理后,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可恢复正常,细胞内离子含量及水分被纠正,膜变形性改善,形态恢复,细胞寿命延长。口形红细胞由于变形性差,常被扣留于脾窦。在脾窦的酸性环境中,由于葡萄糖缺乏,可利用的ATP减少,细胞对钠的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因此,红细胞在脾脏中的破坏是其他部位的3倍以上。

相关推荐

口形红细胞增多症相关医生

更多>

  • 刘澎,主任医师
    刘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擅长各类血液病,特别是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及各类贫血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积极开展了干细胞新移植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开展为相关疾病患者改善疗效、延长生存提供了有效手段。

  • 徐建民,主任医师
    徐建民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

  • 顾静文,
    顾静文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各种贫血和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陈字,副主任医师
    陈字 副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 周建国,
    周建国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疑难血液病诊治,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白细胞减少症,MDS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友病,抗凝血治疗等

口形红细胞增多症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