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

别名: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10%
多发人群:
好发于青年人和儿童,成人患...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静脉血栓 充血 颅内压增高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颅压增高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最常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病灶有

  (1)颜面部病灶,特别是危险三角内的疖、痈等化脓性病变,易通过眼静脉进入海绵窦。

  (2)耳部病灶如中耳炎或乳突炎可引起乙状窦血栓形成。

  (3)蝶窦或筛窦炎症,通过筛静脉或破坏蝶窦壁而入海绵窦。

  (4)颈深部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等,可沿翼静脉丛或侵入颈静脉而累及横窦、岩窦、海绵窦。

  (5)脑膜炎、脑脓肿可经皮质静脉累及上矢状窦。

  (6)全身性感染如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2.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危险因素中,有各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的疾病或综合征

  (1)全身衰竭、脱水、慢性消耗性疾患。

  (2)妊娠及产褥期。

  (3)脑外伤。

  (4)血液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抗凝血酶Ⅲ缺乏、蛋白C、蛋白S缺乏、凝血因子Vleiden突变及活性蛋白C抵抗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Bechet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溃疡性结肠炎、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抗体和抗心脂抗体等)综合征。

  (6)外科手术。

  (7)心脏病,先天性或获得性。

  (8)长期口服避孕药。

  (9)仍有20%~25%患者无病因或危险因素。

二、发病机制

  一般来说,静脉血栓形成有以下三大因素,但机体不同部位静脉血栓,以不同因素为主。

  1.静脉血流滞缓。

  2.静脉管壁损伤。

  (1)化学性损伤。

  (2)机械性损伤。

  (3)感染性损伤。

  3.血液成分改变。

  (1)血黏度增加。

  (2)凝血活性增高。

  (3)抗凝血活性降低。

相关推荐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医生

更多>

  • 刘鸣,
    刘鸣
    未开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商慧芳,住院医师
    商慧芳 住院医师
    未开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彭蓉,主任医师
    彭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帕金森病的诊断,内科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前评估。熟悉痴呆,脑血管病,癫痫,头痛及失眠等的诊疗。

  • 周东,
    周东
    未开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刘凌,
    刘凌
    未开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癫痫及发作性疾病的诊治。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