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消化系常见病及疑难病,各种肠病、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肿瘤等。
简介: 1930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上世纪60年代成为著名内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张孝骞教授的研究生,此期间,还在我国著名生理学家王志均教授指导下学习消化生理。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第一批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消化病研究所进修。回国后历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胰腺癌,胰腺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疑难杂症。
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北京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委,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2018亚洲IBD联盟会议主席,担任《中华消化杂志》中英文版、《中华医学》英文版等多本杂志的副主编,《中华内科学》等10种杂志的编委。曾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专业委员会会长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早期胃癌,胰胆疾病,炎症性肠病。
简介: 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经历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各个阶段。1988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1994年任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1994年-2000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兼消化内科主任。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营养和小肠疾病的诊治
简介: 朱峰,男,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副主任和消化内科副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委,《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北京市卫生局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和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早产儿营养、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指导,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和心理卫生,新生儿疾病,普通儿内科疾病。
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早产儿营养和系统管理、高危儿的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急救、围产期缺氧缺血性损伤的防治、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监测与控制等。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市围产分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小儿内科疾病,特别是肾脏病,风湿免疫病和糖原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肾小管酸中毒、低磷抗D佝偻病等遗传代谢病。
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6月出生于北京。197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分配到西藏扎木人民医院任内科住院医师。1978-198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1981年获硕士学位,并留协和医院儿科工作,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新生儿疾病、早产儿急救和管理、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婴儿营养和喂养、以及普通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
简介: 198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以来,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儿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生儿医疗、早产儿医疗和各种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临床知识全面、扎实。关注国内外学术进展,注重国内先进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经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小儿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血尿
简介: 朱传槱(已退休),女,主任医师,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儿科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工作;1958年随同儿科调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临床部直至1970年,此十余年间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内科及传染科任住院医师及总住院医师,接受了正规、严格的儿科专业训练,为日后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矮小儿童专科门诊、垂体侏儒症、新生儿行为测查及其应用、o—3岁早期教育和窒息儿、早产儿早期干预、脑瘫、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小儿发育和早期教育、小儿甲状腺疾病、垂体侏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儿童矮小症、小儿癫痫、脑瘫、20项新生儿行为测定法(简称NBNA)婴儿科学健身法、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简介: 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当年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任住院医生,1962年调任到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和儿科教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儿科学会委员。现兼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和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小儿胃肠道疾病(包括腹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及婴幼儿胃肠营养咨询。
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医疗工作情况:从事儿科临床40年,主攻小儿消化专业,较擅长诊治小儿胃肠道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现每周门诊6个单元(包括特需门诊、专科门诊和普儿门诊),科查房1个单元。承担本科其他系统疾病合并胃肠道症状,及本市和国内(远程)胃肠病患儿的会诊。学术团体、专业杂志任职情况:卫生部医疗技术人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小儿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血尿等病、急进性肾炎、高血压危象、狼疮性脑病、各类型肾小管酸中毒、低磷抗D佝偻病等。
简介: 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儿科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工作;1958年随同儿科调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临床部直至1970年,此十余年间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内科及传染科任住院医师及总住院医师,接受了正规、严格的儿科专业训练,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970年下放到青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遗传代谢性肝病(糖原累积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的诊治和产前诊断,畸形综合症的诊断和咨询,儿科疑难病的诊断和咨询。
简介: 198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87年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生物学系遗传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为Dr.C.R.Scriver.1987年起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工作,接受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现任儿科教授,中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结肠息肉的治疗、结直肠癌的筛查和预防、慢性胰腺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溃疡性结肠炎。
简介: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北京消化病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肿瘤协作组副组长;胃肠动力及调节肽学组、肠道微生态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2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胃肠胰腺等常见病、胃肠内分泌肿瘤等疑难病造诣较深,且具有多学科、较广泛的内科临床基础。
简介: 陈元方,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1963年她以该年最高成绩考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师从我国内分泌学奠基人刘士豪教授。1966年她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1987年任内科学教授(研究员),1981~1984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罗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
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2-1968年就读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1978-1981年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张孝骞教授和陈敏章教授的研究生,从事胃肠病的研究。1981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组长,功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熟练地使用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等
简介: 麦灿荣,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39年11月生,广东番禹县人。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9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85年、1989年、1992年分赴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及西德慕尼黑科技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嗜酸性胃肠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自身免疫性肝病。
简介: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55年3月生于哈尔滨市,1977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1982年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内科和消化科奠基人张孝骞教授,并受陈敏章教授和潘国宗教授亲自指导。1985-1987年赴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进修,从事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脆性x综合征等
简介: 1951年在北京师大女附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56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任住院医师,接受了严格的儿科专业训练。1983年晋升副教授,任儿科副主任;1987年晋升为教授,1985—1995年任儿科主任。曾任医院、医科院学术委员,北京围生学会副主委,医学遗传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小儿原发性肾病、紫癜肾炎、狼疮肾炎等病的诊治
简介: 潘俨若(已退休),女,主任医师,教授,1921年生,苏州人。1948年7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四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医疗教学工作,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呼吸道疾病和肾炎等常见病的中医治疗也有一定的认识。是医学基础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儿科呼吸系统及新生儿低体重儿营养及新生儿黄疽等方面的诊治。
简介: 1952—195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系,1953—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57—1968年在大连医学院附属妇婴医院任儿科住院医及总住院医;197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儿科主治医;1983年任副教授;1984—1985年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进修新生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1988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早期癌,胆石症,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胆管癌,ERCP,超声内镜,内镜下微创治疗。
简介: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兼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胃疾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市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分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华临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胃炎,胰腺炎,早期胃癌,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肠易激综合征
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生于1960年,1982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1990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 多年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胰腺炎、脂肪肝、炎症性肠病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擅长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手法娴熟,经验丰富。近十几年进行了一些消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胃肠疾病,胰胆疾病,胃肠身心性疾病。
简介: 197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1978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张孝骞院士和著名病理学家刘彤华院士。多年从事消化内科和有关消化病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1年和1992年分别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8-1992年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和法国国立健康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消化内科疾病
简介: 江国柱(已退休),男,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9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吉林医科大学医疗系。在校期间,受过系统、正规的医学本科教育。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1964年毕业分配来院后,在本院内科、外宾医疗科从事门诊、急诊、住院等临床工作多年来,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任外宾医疗科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诊治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简介: 贝濂,女,主任医师,教授。1932年6月生,浙江杭州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历任实习医师、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1983~198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胃肠科进修,专做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研究。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胃肠组副组长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小儿内科疾病诊治,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血友病、各型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
简介: 1968年生,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六年制)获学士学位,到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后留院儿科任住院医师;1995年攻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硕士研究生,以后硕博连读,2000年获血液学博士学位。2000年起主攻小儿血液学。2001年任儿科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假性肠梗阻,炎症性肠病,腹痛,消化道出血。
简介: 硕士,主任医师。1984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0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内科临床药理室访问学者,2002年-200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访问学者。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和消化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脂肪肝、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息肉、腹水、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便秘及其它功能性胃肠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等。
简介: 199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2000年在美国北卡莱罗纳接受药物临床研究培训;2010年在美国北卡大学做访问学者,学习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与研究。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同时担负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消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 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功能性食管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症、动力性肠梗阻、功能性便秘以及功能性腹泻。
简介: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1990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199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中国医学科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7年-2008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访问学者。曾于哈尔滨医科大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擅长: 小儿内科疾病诊治,特别是小儿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病及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
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学主任医师,教授。1959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专业为小儿肾脏病及风湿免疫。在工作中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临床工作,不断努力学习国内外的新知识、新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年来诊治了数以万计的本专业和儿科危重疑难病人。
如果想要判断是母乳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可以根据发生时间、黄疸程度、身体症状、血常规检查、喂养方式等方面判断,明确病因后需要遵医嘱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时刻注意孩子身体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一般情况下,母乳摄入不足、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胆红素代谢障碍的新生儿容易得母乳性黄疸,具体情况建议向专业医生咨询了解。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控制喂养量,以免摄入过多对新生儿胃肠道造成负担,同时多关注新生儿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母乳性黄疸高一般不会对婴儿造成影响,通常黄疸可自行消退,具体情况还需要咨询医生了解。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三个月仍有黄疸的症状,通常与母乳相关成分升高有关,是一种良性病变。婴儿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在母乳停止后黄疸会逐渐减退或消失,所以患有该疾病通常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
母乳性黄疸可通过随访观察、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前往医院咨询医生,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来选择。除此之外,当血清胆红素大于342μmol/L,还可以给予光疗,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清胆红素代谢,改善黄疸情况。
如果母乳性黄疸比较轻微,可以继续母乳喂养,通常不需要特殊干预,能够自行消退,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果母乳性黄疸比较严重,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一般是比较严重的,有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暂时性的听力损伤,还可能会引发胆红素脑病。
母乳性黄疸三个月了还没有退可能与代谢速度慢、没有停止母乳喂养、感染等原因有关,可以通过晒太阳、营养支持、红外线照射等方法治疗。除此以外,还要考虑胆道梗阻、溶血性贫血、肝功能损伤等其他因素。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母乳性黄疸半母乳半奶粉是否行,需要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1、可能行的情况:如果母乳性黄疸病情比较轻微,适当减少母乳喂养,配合奶粉喂养,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宝宝生长发育。2、可能不行的情况:如果病情严重,出现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厌食、呕吐等症状,不停止母乳喂养,可能会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母乳性黄疸三个月了还没退多考虑是感染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胆道梗阻、溶血性贫血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疾病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方式治疗。另外,还可能是患有遗传性代谢疾病导致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母乳性黄疸通常对宝宝没有影响,母乳性黄疸一般发生于纯母乳或者是母乳为主喂养的新生儿,可能与母亲中的酶或者是基因有关,通常属于可以自愈的疾病,不会出现不良并发症,也不会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规律,保证摄入充足能量。
母乳性黄疸一般是别乱停母乳。如果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由于此时的宝宝年龄较小,母乳是比较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也是比较良好的营养来源。如果此时乱停母乳,有可能会使宝宝无充足的营养供给,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妙正云康提供北京 潘国宗、 钱家鸣、 陆星华、 朱峰、 王丹华、 魏珉、 丁国芳、 朱传槱、 鲍秀兰、 董梅、 朱传酉、 邱正庆、 李景南、 陈元方、 柯美云、 麦灿荣、 孙钢、 赵时敏、 潘俨若、 徐景蓁、 杨爱明、 王莉瑛、 鲁重美、 江国柱、 贝濂、 肖娟、 方秀才、 朱丽明、 孙晓红、 何艳燕、 由病患者投票得出,方便您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进行就医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