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弥散性血管...(新生儿弥散性血管... )

别名:
新生儿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60%
多发人群:
新生儿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血小板减少 瘀斑 皮肤瘀点 血红蛋白尿 新生儿脐部出血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治疗?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般治疗

  一、治疗

  1.除去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本病有时很难与维生素K缺乏合并其他原因的血小板减少症鉴别,故对可疑病例应静脉给维生素K1 0.5~l毫克。

  2.输新鲜血浆和血小板,以补充凝血因子。

  3.出血重者,应及时换血治疗,以补充足够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清除原发病的毒素和纤维蛋白裂解产物。

  4.改善微循环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1)低分子右旋糖酐:多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不但可以修复破损的血管内皮还可以改善微循环,但在DIC晚期心功能不良时慎用。10~15ml/kg静滴,2~3次/d。

  (2)及时纠正酸中毒:对重危患儿出现的酸中毒应及时予以纠正。

  3.抗凝疗法

  (1)肝素:抗凝疗法首推肝素,早期高凝状态是肝素的最佳使用期,在纤溶亢进期应与抗纤溶剂及补充凝血因子合用。推荐量为0.25~0.5mg/kg,溶于10%葡萄糖液10~15ml 于1h内静脉滴入,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1次。有效者渐减量。如用肝素后出血加重则停用,并用等量硫酸鱼精蛋白中和。

  小剂量肝素法:0.05~0.5mg/kg。

  法安明 (达肝素钠)半衰期长,200U/kg皮下注射,1次/d,或100U/kg,2次/d。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20U/kg,皮下注射,2~3次/d。

  监测凝血时间,维持20~30min(试管法)。

  (2)ATⅢ:加强肝素的作用,30U/(kg·d),静脉滴注。

  (3)抗血小板凝聚药:常用双嘧达莫(潘生丁),每次5~10mg/kg,1~2次/d。

  4.纤溶抑制剂 高凝期和消耗低凝期忌用,继发纤溶亢进是严重出血主要原因时,与肝素合用,常用氨基己酸及抑肽酶。

  5.补充疗法 在DIC得到控制、肝素化后进行,以免促进凝血、加重DIC。主要补充被消耗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新鲜血(6h内)、血浆、血小板。

  二、预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的晚期表现,一旦发生DIC,则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

相关推荐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 田青,主任医师
    田青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新生儿疾病,擅长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的救治和随访。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相关医院

更多>